3月24日是世界衛生組織發起的世界結核病日,近年積極推動自我檢測的「七分篩檢法」,不過疾病管制局22日公布最新結核病的民調,僅有約2成的民眾知道這項簡易的檢測方法,由於結核病大多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民眾可能因疏忽而未及時就醫,使得結核病每年始終是台灣病例數最多的法定傳染病。
疾管局在去年12月16日至18日,針對台灣地區1079名18歲以上民眾進行調查1,民眾雖然知道可透過每年定期接受胸部X光檢查,得知有沒有罹患結核病,但多數不清楚自我檢測結核病的「七分篩檢法」,可能輕忽久咳、有痰等身體不適症狀。
自我檢測「七分篩檢法」方式如下:咳嗽2周(2分)、有痰(2分)、胸痛(1分)、沒有食慾(1分)、體重減輕(1分),當上述症狀達5分以上,建議趕快就醫檢查,以即早診斷及接受治療。
調查中也發現,高達九成的民眾知道結核病的傳染途徑是透過空氣或飛沫傳染,但對於「結核病患服藥2週之後,可以大幅降低傳染力」及「潛伏結核感染者無傳染力」,答對的民眾都不到一半,甚至有4成民眾坦言害怕接近「結核病患者」,顯示結核病的汙名化情形仍然普遍存在。
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表示,結核病患經規則服藥2週、痰檢驗呈陰性後,就不會傳染給別人,但要治癒必須持續服藥6至9個月,因此結核病不可怕,且需要給這些規則服藥患者更多支持與鼓勵,才能有效降低結核病在社區的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