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會出現紅紫色的斑點,而且呈現點狀或斑狀,有可能是罹患「紫斑症」,在臨床上十分常見,但也常被忽略。醫師提醒,在眾多造成紫斑症的病因中,部分有立即性命危險或嚴重併發症,須盡快診斷與治療。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黃俊登指出,紫斑症引起的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血栓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輸血後紫斑症、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或急性白血病等,尤其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是其中一種少見但重要的疾病,需提高警覺。
黃俊登表示,此類患者的臨床表徵除紫斑外,輕度血小板不足者以皮膚瘀青、流鼻血、牙齦出血、月經過多為主,但嚴重不足者(血小板低於1萬),甚至會有自發性內臟出血或腦出血的危險,且由於此類患者血小板往往會低於2萬,出血危險性和嚴重度大增,不可輕忽。
免疫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年發生率約在萬分之2左右,肇因於血小板自體抗體的產生,進而使血小板的破壞增加並減少生成。臨床上習慣以疾病有無持續6個月以上,作為急性與慢性的區別。
急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主要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大部分不需接受治療即可自癒,但約有1至2成會轉變成慢性。慢性血小板過低紫斑症則好發於50歲左右的成年人,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至3倍,病程常反反覆覆不易根治。
黃俊登提到,許多慢性患者需長期服用類固醇以維持血小板數量的穩定,一旦完全停藥或劑量調降太快,有可能會造成病情再度惡化,但病人往往因害怕類固醇的副作用而自行減藥,反而造成疾病控制不易或無預期惡化,提醒病患,藥物劑量的調整必需經血液科醫師專業評估與經驗,切忌自行減藥或服用其他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