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将三叉神经痛认为牙痛而拔牙的病患,临床上时有所闻!1名63岁周女士,前年起出现剧烈牙痛,到牙科诊所就诊,一连拔除数颗牙齿后,疼痛仍未缓解,牙医师建议再行牙周病治疗,但症状依然没有改善。剧痛反覆,总是突如其来,发作时每每都让周女士痛不欲生。生活于恐惧中,周女士因此长期失眠,抑郁寡欢,生活大受影响。

台北慈济医院神经外科徐贤达主任说明,「神经血管减压手术」,是以微创方式在耳后开一小切口,使用高倍率显微镜找到压迫神经的血管后,再以垫片隔开,使三叉神经免于受血管压迫,手术成效可达80-90%,并可保留三叉神经的功能,术后复发率低。(图片提供/台北慈济医院)
求医无门的她,最终来到台北慈济医院就诊,经核磁共振检查,诊断为「三叉神经痛」,施予药物治疗,无奈效果不彰。在与周女士讨论过后,神经外科徐贤达主任为其施行「神经血管减压手术」,术后周女士如获新生,重拾笑颜,恢复正常生活。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台北慈济医院神经外科徐贤达主任说明,三叉神经有三分支,分别通往眼部、上腭及下腭,主管脸部感觉,一旦出问题就会以痛觉呈现。临床上,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系因神经不正常放电所致;而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如肿瘤、病毒感染、带状疱疹等都是可能原因。
据统计,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好发年龄于4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徐贤达主任表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为偶发性的剧烈疼痛,发作前毫无征兆,说话、刷牙、甚至风吹,都可能诱发疼痛。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痛感如刀割、火烧、电灼,为一种尖锐撕裂样的疼痛,极其痛苦,且一般止痛药完全无效,常使患者饱受身心煎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