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青醫師說,「相比東方人習慣看個人經驗,西方人則是善用一族群的數據來比較做與不做的結果差異為何」,例如:將兩群個數相同的孕婦,分為一群拿剪刀,一群不拿,然後相比兩群孕婦生下兔唇寶寶的比例是否有所差異,得到兩者機會相同時,說明了「最終結果與是否拿剪刀並無關係」。
他補充,大家普遍有一種「有做有保佑」的心態,不是認真思考「做了什麼而改變了什麼」,或「做了什麼不但無助,可能還有害,所以就不做」,才會讓一堆沒有數據顯示做或不做的結果差異之禁忌,得以流傳至今,甚至讓人對此深信不疑。
面對禁忌.孕媽咪抱持2原則
面對這些零零總總的禁忌,孕媽咪該如何自處?葉長青醫師建議把握2項原則:
1.信任專業人士給的建議:
針對不同領域的禁忌,選擇諮詢自己信任的專業人士,「關於西醫的問題問西醫,屬於中醫的問題找中醫,讓專業人士依據你的狀況給予建議」,而這也將是自己決定做或不做的依據。他補充,「可能A醫師與B醫師的意見有所不同,但終究都是專業人士,就看自己相信誰,就聽誰的意見」。
2.怎麼做由自己選擇,但不做事後諸葛的責怪:
讓有憑有據的專業意見做為決定的依據,至於怎麼做,基於個人的價值觀思考,決定做或不做。然而,當做與不做左右了結果時,很難不讓人懊惱自己當初的決定,葉長青醫師強調,「孕媽咪很容易有事後諸葛的壓力,所以,不論自己做了什麼決定,之後有了什麼結果,都不需要自責」,因為任何在當下經過思考後所做的決定都是最佳決定。人生都是往前看,別讓後悔自責阻礙了下一步。
※原文刊載於2021年02月號《媽媽寶寶》408期。
※原文連結//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18413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