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3/20 下午 01:41:59

钠过量恐造成高血压,引发心血管疾病!营养师教5要诀减钠

(关键字: 心血管疾病 , 肥胖 , 高血压 , 心脏病 , 骨质疏松 , 中风 ,

钠,为人体重要的电解质,也是维持生理正常机能的必需营养素,但摄取刚好就好,摄取太多,对健康的影响不小。偏偏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很容易摄取过量的钠,而这正是造成高血压的主因之一,同时,可能增加后续罹患心脏病、中风的风险。因此,如何减少过多的钠,值得大家注意!

依据卫生福利部建议,每日的钠总摄取量则不宜超过2,400毫克(即6公克盐),国泰医院营养组副组长赖秀怡营养师表示,「现实生活中,成人普遍有盐摄取过量的问题,连带钠的摄取量也超标」。

钠摄取过量,恐造成高血压

钠摄取过量,引发的问题不容小觑!她说,由饮食中吃下过多的钠盐,是造成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必须以控制盐分的摄取做为限制指标的主因,否则血压控制不良,将进而引发心血管疾病;长期摄取高盐分也会增加肾脏、肝脏的代谢负担,并容易造成钙质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此外,「含钠量高的食物,大部分热量也高,将衍生肥胖的问题」。

减钠这样做

为了健康,减少钠的摄取有其必要性!赖秀怡营养师指出,透过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助减少钠的摄取,方式如下:

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一定有钠,且含量不低,要完全不吃有一定的难度,就只能减少吃的份量了。她提醒,「常见不少孕妈咪用各种加工食品当作点心,建议改用牛奶、水果,避免增加钠的摄取量」。

然而,有些隐藏版的高钠食物常被忽略,更是需要注意食用的频率,如:面条、面线、面包、吐司等,可说是大家常用来取代白米饭的主食,「面条的口感Q弹,是因为加了盐,愈细的面条,添加的盐量更多;面包、吐司以奶油增加软嫩口感时,奶油含盐量高,都在无形中,让人们吃进不少的钠」。

赖秀怡营养师强调,「不少人误以为吃饭不健康,而改以面食当主食,却吃出更多的健康问题,比起面食的高钠量,白米饭才是健康食物」。

多吃蔬果

不少蔬果富含钾离子,有助肾脏将多余的钠离子排出,「多吃蔬果有益健康,当然蔬菜的摄取量要多过水果,毕竟水果有糖分高、热量高的问题」。赖秀怡营养师提醒,蔬果直接吃,能获得多种营养素,打汁容易流失营养素,又有食用过量的问题」。

不少蔬果富含鉀離子,有助腎臟將多餘的鈉離子排出。
不少蔬果富含钾离子,有助肾脏将多余的钠离子排出。

改用香料提味

烹调时,可使用天然辛香料,如:葱、姜、蒜、香菜、柠檬等食材,以减少盐与调味料的使用。她建议,「调味的盐巴最后再放,让菜吃起来有味,又不需要用太多盐」。

少沾酱

由于一般料理已有一定的盐量,再额外吃沾酱,钠的摄取量一定破表,赖秀怡营养师表示,「用食物表面沾取酱料即可,应该是吃食物配酱,而不是酱配食物吃」。

少喝汤

国人爱喝汤,但汤的含钠量普遍不低,你知道吗?赖秀怡营养师指出,「一锅汤要有味道,盐量一定不会少!熬煮多时的高汤,盐量更高」,火锅汤、关东煮的汤,都有惊人的钠含量,因为汤头本身有用盐巴调味,汤里的材料也少不了盐巴,和在一起煮,互相释出又吸收,汤头更有味的同时,钠含量也不知不觉进到肚子里,「真要喝,顶多喝个半碗就好。汤面的话,吃面不喝汤」。

养成看营养标示的习惯

选择市售包装食品时,务必记得先看营养标示,才能了解食品的含钠量,并计算一下当天还有多少额度。她表示,「依照法规,包装食品都要标示出钠含量」。

文╱李蔼芬 采访谘询╱国泰医院营养组副组长赖秀怡营养师

※原文刊载于2024年02月号《妈妈宝宝》444期。

原文连结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