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3/2 下午 04:53:20

強忍便意小心釀成便祕!醫:5症狀中2快就醫,零食要少吃

(關鍵字: 蔬果 , 零食 , 便祕 , 陳亮君

4歲的妮妮常因為無法順利排便而哭鬧,這天妮妮媽媽注意到,妮妮在客廳玩耍到一半時滿臉漲紅、走路扭扭捏捏看起來怪怪的,問了妮妮才知道,因為每次大便都很痛、很不舒服、很可怕,所以想便便時,就會夾屁屁,帶妮妮到廁所培養便意後,妮妮哇哇大哭喊屁股很痛,媽媽一瞧流血了,趕緊帶妮妮至醫院就診,才順利解便。

兒童便祕多因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所致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兒科陳亮君醫師表示,兒童便祕大多是由於不當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的變動所造成,常見孩子常因吃蛋糕餅乾精緻飲食或油炸食物等,因為吃零食就飽了,進而降低或甚至拒絕吃正餐中的蔬菜水果,導致蔬果攝取量不足而增加便祕的可能;在兒童腸胃門診中,有2至3成的兒童都是因為便祕至門診就醫。

多數屬功能性便祕 兩項症狀持續1個月要注意

陳亮君進一步說明, 大多數的兒童便祕屬於功能性便祕,少數是因為腸道神經發育不良而引起蠕動障礙所產生的便祕。一般來說,不同年齡層的排便次數不同,依照兒童的便祕診斷,家長可以留意兒童是否有以下其中兩項的症狀並有持續一個月以上:一週排便少於2次、一週大於一次的滲便、有過憋住大便的姿勢或意圖、排便疼痛或困難、有直徑過於粗大(可能阻塞馬桶)的糞便。

溫和軟便劑清宿便 合併這些問題需就醫

兒童排便困難多數經過調整飲食與排便習慣,就能改善;若仍便祕,就需要藥物的介入來幫助孩子,一般以溫和的軟便劑幫助孩子先排掉宿便,後續再搭配飲食及排便習慣的養成來改善便祕,但是服用藥物後需要一段時間讓藥效發揮才有利便的效果,若孩子嚴重便祕有時也會用甘油球灌腸來快速刺激排便,當孩子合併有嚴重腹脹、生長遲滯、體重偏輕等問題時,需要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

預防便祕 養成4個好習慣

長期便祕除了會造成孩子們成長發育受限之外,也會因為影響到生活而對家長跟孩子都造成心理上的負擔,陳亮君提供告別便祕的生活好習慣:

1、適量攝取水分,多吃穀類、蔬菜、水果等多纖食物。

2、培養孩子每天固定時間上大號的排便習慣。

3、上廁所時,嚴禁孩子邊玩玩具、平板與智慧型手機等會分心的物品。

4、鼓勵孩子在上大號時避免用力硬擠,避免孩子將排便跟流血疼痛連結在一起而更加逃避與排斥排便;若因便祕合併疼痛甚至肛裂出血的孩子,則需要給予肛門黏膜復原的時間,排便訓練才有機會成功。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