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3/29 上午 10:31:54

手指关节酸痛别轻忽!小心类风湿性关节炎找上身

(關鍵字: 類風濕性關節炎 , 關節退化 , 關節變形 , 張婷惠 , 發炎指標升高

“医生,我常常这里酸、那里痛,我是不是得了风湿啊?”关节酸痛实在是非常常见的症状,但是怎么知道是关节退化,还是更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呢?

(情境图片/华人健康网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类风湿性关节炎

是一种慢性、发炎性的多发性关节炎,所谓的慢性就是需要长期吃药控制的意思,然而大部分的病人疾病初期往往很难相信与接受关节也会有慢性需要长期吃药的疾病。诊断时最重要的依据是关节附近滑膜软组织因为发炎造成的肿胀,而非单纯的疼痛。患者往往反复关节肿痛了一两个月才辗转来到风湿科就医。

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的关节部位也许一开始比较少,最后通常有五个关节以上,诊断时以手部关节评估为主:手指、手掌、手腕有七成以上,也会侵犯肩膀、膝盖脚踝等关节。它可发生在男女老少,但以中年女性为多。如果没有积极就诊或用药的话,除了疼痛影响工作和生活外,更可能进展到骨头破坏、关节变形甚至残障。

那么如何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呢?

应早期有效治疗、及早遏止病情的观念,美国风湿病医学会和欧洲风湿病联盟提出了2010年新的分类标准,评估(1)受侵犯之关节、(2)血清学、(3)急性发炎指标、及(4)症状出现多久这四个项目所得到的综合分数,来诊断哪些病人会发展成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则上小关节发炎的数目越多、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阳性或抗瓜氨酸化胜肽抗体(anti-CCP)阳性、发炎指针升高、或症状持续超过六周,就越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

其他自体免疫疾病如干燥症、红斑性狼疮或者手部的退化性关节炎等等,也可能以慢性好发于手的关节炎表现。尤其是手部的退化性关节炎,通常侵犯手部最远程的指间关节,虽然常会变形,然而不太会有软组织的肿胀,通常触诊只有皮包骨的感觉,要特别注意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区分。诊断时除了关节的触诊以外,在临床上如有疑虑,也会抽血检验,应注意类风湿因子有时会出现假阳性,须配合关节症状由医生判读。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