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估計約有10萬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而且好發於30-50歲女性,一旦發病就需要長期與疾病抗戰。以往患者在準備懷孕與懷孕期間需暫時停藥,因此產後病情容易復發,而不敢懷孕。現在已經有進步的生物製劑可以進行治療,能控制病情,而且完全不影響照顧寶寶的工作。
1名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李小姐,連續5年使用生物製劑治療,病情逐漸穩定;為一圓母親夢,決定停藥懷孕生產,並且順利產下寶寶,如今孩子已經1歲。不過在準備懷孕到生下孩子1年多的停藥時間,她的病情一度惡化,所幸產後經醫師診斷立即以完整劑量治療,現在不僅病情控制良好,也可以親手照顧盼望許久的寶貝。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需要長期與疾病抗戰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蔡嘉哲理事長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容易引發關節疼痛、腫脹、紅腫發炎。反覆的發炎反應造成關節內部長期的破壞、肌腱縮短、肌肉不平衡,最後引起關節變形。另外,也會造成其它身體器官的發炎,例如引起血管炎、呼吸系統的肺膜炎、肺結節。一旦發病就需要長期與疾病抗戰。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張棋楨主任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發病後,平均壽命會減少4年;若發病後不治療,近半數病人5年內無法工作,病友應該積極與醫師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