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證據顯示,運動及身體鍛練可以降低癌症的復發率,並改善患者的預後。功能醫學權威劉博仁醫師建議,一旦被診斷出癌症,心情一定相當低落、沮喪,但是請儘量提早調整心態,面對接踵而至的治療項目,在等待手術的這段期間,不妨先開始運動,並且推薦癌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加上森林療癒,或是可採取居家超慢跑運動。
劉博仁醫師在新書《功能醫學癌症大調理》中表示,當癌症患者接受免疫治療時,適度運動可以調節免疫T細胞的表現(phenotype),增加整體免疫力,其效果包括增加T細胞對於腫瘤及病毒的毒殺攻擊、增加T細胞的增生及活化、減少抑制性骨髓細胞的浸潤、促進T細胞的代謝、減少老化T細胞的數量、增加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及毒殺力道、促進抗原呈現的樹突細胞的表現等。
一旦被診斷出癌症,心情一定相當低落、沮喪,但是請儘量提早調整心態,面對接踵而至的治療項目。在等待手術的這段期間,就先開始運動吧!
癌友手術前運動好處多
研究發現,術前的運動治療有助於提升手術治療的成功率,同時降低手術引發的併發症,尤其是肝臟損傷。手術前積極運動四週,可以啟動肝臟免疫細胞(Kupffer cells)朝向抗發炎的表現型態,降低肝臟在手術時可能造成的缺血再灌流(ischemia and reperfusion)損傷及發炎反應,其正面效應可以持續到手術完之後一星期。
認識有氧運動VS.無氧運動
基於「有動總比不動好,動好動巧身心好」的原則,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且持之以恆是很重要的。運動分為有氧運動及無氧運動,這是依照運動過程中,是否需要大量依靠氧氣代謝來燃燒脂肪、消耗熱量所做的分類。
進行有氧運動時,心跳需達到最大心率(220減去年齡)的65~85%這個區間,並且至少持續20分鐘,才算是有效的有氧運動,項目包括健走、超慢跑、慢跑、單車、跳繩、有氧操、游泳、騎飛輪、拳擊有氧等。
而無氧運動是指運動過程中,以「無氧代謝」來產生乳酸,以進行能量轉化。心跳會達到最大心率的90%左右,運動過程中會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快速。藉由短時間內的高強度、高爆發力運動,由初始的肌肉纖維微破壞過程,促進肌肉再生。這循環過程可以有效增加肌肉量,因此無氧運動對於想「增肌減脂」的朋友幫助比較大,項目包括深蹲、核心肌力訓練、仰臥起坐、伏地挺身、重量訓練、短跑等。
癌友適合運動一:走路森林療癒
癌友經常會陷入憂鬱、焦慮、沮喪的心理狀態,這時,走路也是一種心理療癒良方,尤其是在森林中漫步。曾經有一項探討在森林中短暫漫步如何影響心理狀態的研究,共有585名平均21.7歲的人參與,在比較以15分鐘左右的時間,穿越森林及都市兩種不同路線後,發現在森林中短暫走路,可以明顯降低憂鬱、沮喪、緊張、焦慮、憤怒、疲勞、迷茫、敵意等負面情緒。這樣的結果顯示走路,尤其是在森林中漫步,對於心理素質的重塑、復健,有極大好處。所以,運動加上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看起來對於提升免疫的效果會更好。
什麼是森林療癒?
森林療癒為何有這些好處?最主要是因為,充滿負離子的乾淨空氣及芬多精這兩種物質,堪稱是森林療癒的黃金雙寶。負離子因為帶有負電荷,可以和空氣中的灰塵、懸浮微粒結合,而沉降於地面,具有活化細胞、改善大腦皮質功能,以及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效果。
而芬多精是林木為了自我防禦,抵抗細菌、黴菌,並降低動物昆蟲寄生或啃食,所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其中包括柳杉針葉林釋放的檸檬烯,或樟樹闊葉林釋放出來的芳樟醇等等,具有穩定情緒、降低氣管發炎等作用,這些都是老天爺從大自然植物中給予人類的瑰寶,真的要好好利用。
癌友適合運動二:超慢跑運動
如果因天候或空污,不想外出,劉博仁醫師建議,可以在家中實施超慢跑,超慢跑(slow jogging)不僅可以維持肌力,甚至還能增加肌肉質量。
日本運動學者曾經設計出一種超慢跑課程,以一週90分鐘的超慢跑,搭配90分鐘的步行,請平均70歲的年長者持續此運動模式12週後,評估對他們骨骼肌肉、脂肪組成及體適能狀態的影響。在這個對照性研究中發現,有進行超慢跑的長者,其大腿脂肪減少,有氧運動力增加,肌肉組成上升,因此將這簡單的超慢跑運動推薦給大眾。
超慢跑的訣竅很簡單,1分鐘大約160到180步,讀者可以用智慧手機App下載節拍器軟體,1秒大約3拍,原地或前進都行,腳步不宜抬高,踏地時前腳掌先落地,然後腳跟再著地,膝蓋適度微彎。超慢跑具有簡單執行、不會氣喘吁吁、不受場地限制、可邊看電視邊進行等諸多好處,非常適合不愛運動的朋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