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11/4 下午 04:24:27

一次看懂癌症化疗药物8大副作用,认识口服、针剂使用时机

(关键字: 癌症 , 副作用 , 化疗药物 , 赖峻毅

许多化疗药物使用很久了,医师对于副作用都掌握得很熟悉,药界也针对副作用开发出很多新药。然而很多人一听说要做化疗,就很担忧,其实是因为不够瞭解所导致,就让专家来为你说分明。

认识化疗的使用时机

台北荣总肿瘤医学部药物治疗科主治医师赖峻毅表示,癌症治疗有几项主要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这两项属于局部性疗法,当肿瘤是看得到、有一定范围的,就会优先采取这两种方式,有机会将肿瘤斩草除根。

但如果病情是比较严重、癌细胞扩散范围比较大,甚至是全身性转移,就会优先选择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可让全身癌细胞都接触到化疗药物(大多是具有细胞毒杀能力的小分子药物);或是执行局部性放疗加入一部分化疗,称为「同步放化疗」,可以加强效果。

此外,当患者预定要开刀,在开刀前先打一段时间的化疗,使肿瘤缩得更小,可让开刀更顺利。以乳癌为例,由于开刀之后有美观问题的考量,如果一开始在肿瘤很大的情况下直接开刀,还需要进行补皮与修复重建;但若开刀前先使用化疗让肿瘤变小,常常可以使原本肿瘤很大、需要做乳房全切除手术者,变成可以做乳房保留手术,开刀也会更顺畅。

化疗还有辅助性角色,当开刀将眼睛可见的肿瘤切除,但可能有看不见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全身,因此,会在手术切除肿瘤之后进行化疗,以降低复发率。 化疗的给药方式 赖峻毅指出,早期的化疗药物都是做成打针剂型,之后有些改成口服剂型,但不是每一种化疗药物都能制成口服剂,因为有口服替代率、口服转换率的问题,也就是肠胃道无法很好地吸收这些药物;然而打针的化疗药就没有这个问题,可以随着血液流到全身。此外,口服化疗药的强度没有办法做到很强,因为做太强可能在吸收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

◎口服途径

大部分口服化疗药物使用的时机,不见得和打针的化疗一样,口服化疗通常用于患者的肿瘤已经缩小,而打针化疗的副作用又太大,此时使用口服化疗药缩小肿瘤的效果可能没有像打针的那么好,但还是可以影响癌细胞生长。如此减少了打针化疗高剂量的副作用,使用上也很方便,可以在家中口服药物即可。

还有,当患者因为各种理由不适合打高危险度的化疗,例如赖峻毅医师有好几位90岁以上的患者在吃口服化疗药,控制得都很好,此时的目的不求肿瘤可以很快地缩小,但希望不要因为化疗的副作用而减少患者的寿命。赖峻毅说,部分患者口服化疗快一年了,肿瘤即使长大也长得很慢,这样其实就达到目标了。

◎针剂途径

针剂化疗的途径包括静脉和人工血管,由此可分成两大类药物,一类是血管侵蚀类,容易造成药剂外漏导致血管损伤发炎,这类化疗药不适合打静脉血管,必须施打在人工血管,以免伤害静脉血管,其中紫杉醇就属于这类药物。

另一类化疗药虽然有血管渗漏的问题,但不会造成严重发炎,主要施打在静脉血管,不用另外做人工血管,白金类药物就属于这类。

◎其他途径

还有极少数化疗药使用其他途径给药,像是肝脏栓塞使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法,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饿死癌细胞;或是将化疗药物打入病人腹腔中,以高浓度药物直接毒杀腹腔内的癌细胞(例如卵巢癌)。

常见的恼人副作用

化疗药物会让生长快速的细胞死得比较快,癌细胞的特色就是生长速度比正常细胞快,因此在药物作用下癌细胞会死得特别多,但也让一些正常细胞受到波及,因而产生治疗后的副作用:

◎恶心、呕吐

这是化疗很常见也很困扰的副作用,有些患者因为这项难受的副作用而中断治疗。所幸如今健保有给付数种效果良好的止吐药,也可预防性使用。因此,这些副作用的发生比率相较大约20年前,已经降低很多。

◎疲累虚弱

患者因为化疗的种种副作用而身心俱疲,建议多多休息,也有健保给付的药物可舒缓肿瘤病症造成的疲惫。

◎落发

毛囊的毛发受到化疗的影响,容易发生落发的副作用,但不是每种化疗药都会造成落发。若有落发状况日后会再长回来,只能先忍耐一下,或以假发、帽子来度过这段时间。

◎口腔黏膜发炎破损

口腔的黏膜细胞增长分裂快速,受到化疗药的影响,容易造成口腔黏膜溃疡,现在有许多药物可用来舒缓这些不适症状,或是促进口腔黏膜的修补。

◎血球数下降

包括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数量下降,这是许多人在意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所以在打完化疗大约一周,会请患者回诊,重点项目是抽血检验,检查是否有血球数下降的问题。

◎神经病变

部分化疗药物使用久了之后,患者会出现手脚发麻无力等副作用,目前虽有预防与治疗的方式,但效果有限,当神经病变发展得很严重时,可能需要停药或换药。

◎肝肾功能异常

需要靠抽血检验早期发现,转换更好的办法来治疗。

◎影响性功能

化疗期间可能影响性功能,大部分在化疗结束之后就会恢复。其实更要在意及考量的重点是,育龄男女若需要接受高强度化疗,会建议先储存精子和卵子,女性在化疗时,也会预防性地施打保护卵巢的药物。

常见问题Q&A

Q1.化疗会将好坏细胞都一起杀死?

赖峻毅提醒,首先要厘清一个观念,化疗杀掉的坏细胞一定会比好细胞多,医师会细心地调整剂量,将好细胞的伤害率降到最低,以及选择最不会杀死好细胞的化疗药物。虽然化疗对于好细胞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但现在都有很好的预防以及因应措施。真正能够不杀好细胞、只杀坏细胞的方法就是精准医学,也就是标靶疗法,是目前癌症研究的主流,但还是有大约一半的患者需要使用传统化疗。

Q2.什么是一线用药、二线用药?

能够运用在某个肿瘤的化疗,一定都经过临床试验,而且每个癌别的化疗药物相差非常多。

赖峻毅说明,所谓第一线药物,是指患者从来没被治疗过,或是有多种化疗药,例如在乳癌做过第一线的化疗,有些成功、有些失败,医师就会从成功里面的药物去挑选,可能会挑存活期最长的药物来当作第一线的选择;有时候则是看这个药有哪些明显的副作用,若现况非常不适合,就会淘汰掉,即使它的效果很好,也不考虑使用。

第二线药物就是当第一线治疗失败之后,就看有哪些化疗药做过第二线的临床试验,有做的就可以挑选,再根据副作用、存活率表现来决定选择用药。

Q3.化疗患者需要补充营养品吗?

无论是在化疗前后或化疗期间,赖峻毅都会提醒患者注意营养状态、尽量多进食来应付化疗,但患者可能食欲不佳、进食量少,体重呈现明显的下降。可以的话,希望患者尽量维持食量,吃自己想吃的食物,先补充足够的热量,然后再来要求健康均衡的饮食,先求有再求好。

市面上贩售的癌症营养品,主要的设计是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热量,对于无法正常摄取三餐饮食的患者,会鼓励使用这些营养品,一是补足热量,二是补足均衡的营养素;鸡精、高蛋白这类食物通常不会加以制止。

其他额外的补品不见得每种都有很好的医学证据支持,有些状况甚至不建议额外摄取营养补充品,例如患者的消化情形不好时,恐怕更难以消化;或是患者的肝肾指数过高,就不建议特别额外补充营养品。基本重点在于:热量要足够、营养不要流失。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3期

※本文由《常春月刊》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