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病房看著40初歲的陳大哥虛弱地坐在窗邊,但很努力得挺起身體說:「張老師,今天要練習什麼?」,說完話就不斷咳嗽,到底發生什麼事會讓一位正值壯年大哥變成這樣呢?
陳大哥住院前是一位工地工人,平日香檳酒(香菸、檳榔、酒)不離身,直到有一天刷牙時發現口腔內出現一塊白斑,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罹患口腔癌中的頰黏膜癌(buccal cancer)第三期。
何謂口腔癌
口腔癌一詞為發生於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總稱,舉凡唇、舌頭前三分之二、牙齦、口腔黏膜(唇和臉頰內側)、口底、硬顎、上顎及下顎等位置皆屬於口腔部位;衛生署福利部於2017年統計口腔癌好發年齡為40-70歲,發生率為男性罹癌第四位之高,可見口腔癌在國人的健康照護上是刻不容緩的事。
語言治療師對於口腔癌患者的協助
口腔癌主要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有些病人還須要合併放射線治療及化學治療,而不管是哪一種治療方式都可能會影響說話及吞嚥功能。這句話怎麼聽起來這麼恐怖,讓張老師來慢慢跟你們解說。吞嚥對一般人而言是簡單又自然的動作,但其實吞嚥時我們的口腔、喉部、咽部及食道做了一連串縝密機械運轉,缺少了任一部份整個吞嚥動作協調就會出現問題。
手術切除合併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對吞嚥造成的影響如下:手術切除部份器官減少了口腔肌肉去控制食物的力量及咀嚼能力、進食時食物逆流、口腔感覺遲鈍、喉頭上提力量及幅度不足、聲帶緊閉力量下降及預防性的氣管切開術(如:圖一)等問題皆可在手術後病人看到;然而病人害怕的不僅僅有手術,還有放療及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