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罹患肺腺癌的陈建仁表示,台湾吸烟人口下降逾四成,但肺癌发生率却不降反升,显见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已浮上台面,空污为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所付出的共同代价,事实上台湾中央及地方政府、企业以及人民都应该负起责任,建议应成立跨部会层级的最高级肺癌防治工作小组。
持续暴露于空污环境,可能提升罹患肺癌的机率
詹长权院长则表示,除了烟害外,台湾已有多项研究证实肺癌与空污之间的关系,近年高屏地区的肺癌增加率已是北部的15倍以上,国际癌症研究署曾提出警告,持续暴露于空污环境可能提升罹患肺癌的机率。人人都有可能是肺癌候选人,政府应建立一套提升肺癌存活率的行动方案,导入健保以外跨部会财源,编列肺癌筛检及早期诊治基金,以扩大筛检并加速给付新药新科技,共同对抗肺癌。
增加肺癌存活率,需要把握早期发现的机会
杨泮池院士也表示,若要增加肺癌存活率,需要把握早期发现的机会,肺癌最大的问题在于初期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病征通常已是晚期,因此建议加强高风险族群的筛检,而现行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LDCT)是目前最好的筛检工具,1公分以下的早期肺癌如果能及早侦测和治疗,95%到97%的病患可以治愈,能够有效“揪出”肺癌。因此呼吁医界尽快凝聚共识,提出台湾本土肺癌筛检与早期诊治的指引,尤其是低剂量电脑断层的共识指引,明订筛检族群筛检范围、财源编列等,以确保肺癌筛检及早期诊治政策的落实。
结合早期的精准治疗与新医疗科技,使存活效益最大化
高尚志教授认为,除了早期筛检、早期诊治外,晚期肺癌可透过基因筛检找出突变点来决定治疗方式,台湾健保在癌症方面,目前已给付部分新药,但给付条件仍有限制,新药可近性还有待提升,应建立一个医病共享决策的机制,让肺癌患者能够接受适合的治疗。台湾应将有限资源优先投注有助延长无疾病存活期(DFS)与无恶化存活期(PFS)之创新治疗,逐步接轨国际治疗指引,结合早期的精准治疗与新医疗科技,使存活效益最大化,并节省因晚期延迟治疗而衍生之庞大医疗及照护费用,让肺癌病人们能够获得完善的诊治与照护,提升生活品质及肺癌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