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5/28 上午 09:35:12

疫情停课,孩子在家放电放不完?职治师分享4大「动」点,孩童居家动起来

(关键字: 疫情 , 孩子 , 停课 , 张自强 , 线上教学

原本因为疫情实施停课两周到5月28日,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家长已经精疲力尽,结果又宣布要延长至6月14日,虽然每间学校都有安排相关的线上教学活动,但孩子们空闲的时间还是比上学期间多上许多,也因此改变许多家长及孩童的生活步调。

「有什么可以让孩子在家中玩?」、「到底什么时候可以让孩子回学校?」、「不能出去玩,该怎么消耗孩子的体力?」、「每天过惯了悠闲自在的生活,恢复上课后怎么办?」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心声,也是许多家长的担忧。

台湾职能治疗学会祕书长吕家志指出,因应疫情放假是突发状况,对于孩子们「日常生活习惯」的扰动与影响本身就相当大,如何在这扰动的过程中。让家长维持孩子及家长生活的恒定,以平常心来看待,就变得十分重要。

在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假期」,台湾职能治疗学会专业推广委员会委员陈宜男治疗师建议以下几点:

1.周间时间(星期一~五)还是要尽量让孩子维持平常上学的步调,起床、吃饭、洗澡、睡觉、休闲玩乐时间应维持常态。

2.线上学习课程以外的时间,可以安排特定的活动(应与平时自己玩乐的时间有所区隔),将线上学习与特定活动时间填入「课程表」之中,如同学校一般按表操课。

3.特定活动的安排可由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部分可以让孩子自行操作,部分则可以安排亲子间互动的活动。

4.动、静态的活动皆须安排,可依照线上课程的类型,搭配特定活动整合规画,尽可能一动一静交错安排。

5.家长如果亦停班在家,也别忘了留意自己时间的安排,如果一开始太全心全意投入于陪伴孩子,疏忽了自己平时工作生活的步调,可能很容易就会产生倦怠感,建议孩子独立学习或操作活动的期间,家长也可以安排自己的事情唷!

另外,陈宜男治疗师也提供四大「动」点及相关资源连结,供所有面对变动不知所措的家长们参考:

1.动脑的活动

除了阅读、影片欣赏、纸本/多媒体益智游戏、游戏书、桌游、益智类玩具外,也可以让孩子从事未来活动规划(如旅游、生日派对等)、协助构思家务相关处理方案(如防疫行动)、创作设计专属Line贴图并上架等。许多经营个人粉丝页的职能治疗师经常会发表许多动脑游戏供民众免费下载,「吱吱复健」部落格网站有帮忙大家整理出「儿童OT粉专」列表,欢迎大家多加利用唷!网址:relive.tw/pediatric-occupational-therapy-facebook/

2.动身体的活动

由于现在许多家庭居住在集合住宅怕吵到邻居,加上防疫期间应减少外出群聚、公园游具暂停使用等状况,因此在动态活动上的安排相对不易。因此,建议可以安排核心肌群运动、亲子瑜伽、弹力带运动、毛巾操、瑜伽球运动等,这些运动透过适当调整与安排可以将噪音降到最低,如能搭配游戏为更加有趣、更能持久。

此外,Switch动态游戏与健身环也是不错的选择。其实,多安排孩子做家事,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唷。最近网路上有一个号称「小孩放电神器」的App提供给大家参考,网址:apps.apple.com/tw/app/active-arcade/id1553158383

3.动手操作的活动

如做点心、可制作成品的劳作、画图、摺纸、科学实验等,坊间也有许多关于手作活动的书籍,笔者个人非常推荐厨房科学相关的游戏唷!如果想一应俱全,市面上也有很多STEA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Art、Math)类玩具可供选择。

4.人际互动的活动

防疫期间,保持人际互动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毕竟每天关在家里面对的都是同一群人,多少会出现「相看两相厌」的状况,此时可以透过一些有趣的互动性游戏来润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不错,例如桌游、互动性电玩、合作完成超大面积的积木造景等。

此外,把握每堂学校线上课程的时间,建议老师设计一些大家可在上线讨论、交流与分享的课程内容;或者,家庭可以举办读书分享会等线上活动,善用Google Meeting等软体邀请朋友一起加入聆听与交流,也会很棒的选择。

(圖片提供/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职能治疗学会)
(圖片提供/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职能治疗学会)
(圖片提供/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职能治疗学会)
(圖片提供/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职能治疗学会)
(圖片提供/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职能治疗学会)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