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是贪吃、不忌口惹祸?什么是胰岛素阻抗?第一型VS第二型糖尿病差在哪?医师来解答
至于糖尿病是怎么产生的?马文雅医师解释,糖尿病根据成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第一型糖尿病及第二型糖尿病2大类型。其中,除了较为特殊的第一型糖尿病是因为「胰脏先天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没有胰岛素」导致外;第二型糖尿病则是因「胰脏过劳,造成胰岛素阻抗,胰岛素分泌不够」所引起。
不过,到底什么是胰岛素?它在人体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为何会影响血糖的高低呢?马文雅医师表示,胰岛素是由胰脏中的β细胞所分泌,是人体内唯一用来降血糖的荷尔蒙。简单来说,胰岛素就像一把钥匙,当食物被吃下肚进到身体后,在正常的情况下胰岛素会把门打开,让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到细胞里,使细胞就像充电一样获得能量。
但如果胰岛素的讯号不良、不能正确的传递,就可称之为胰岛素阻抗。胰岛素阻抗会导致民众胰岛素的功能没有那么好,门时而打的开、时而打不开,使食物中的糖(葡萄糖)容易留在血管里。马文雅医师也提到,就以临床上较常见的第二型糖尿病来说,其实患者在正式被诊断罹患糖尿病之前,身体已经产生一些不太正常的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此时患者往往会有胰岛素阻抗的问题。
而一旦胰岛素阻抗发生,便会使身体胰脏被迫加班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一开始胰脏可能因人体还年轻还能承受,但如果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未改善,胰脏在长期过劳下,就可能因不堪负而提早退休(老化),导致糖尿病的发生。所以,临床上会把胰岛素阻抗视为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子,若没有积极处理,长期下来就会慢慢演变成高血糖症候群,也就是糖尿病发生。
马文雅医师分享到,早在多年前国外研究就发现,临床上多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之初,胰岛素分泌功能就仅剩50%,并逐年下降。反应在人体身上,因细胞得不到能量,会导致民众变得消瘦,并通知大脑,释放出饥饿讯号;故糖尿病患者血糖高时容易感到肚子饿、吃不饱,进而导致外人误解糖友一定就是贪吃、不忌口,但其实糖友们并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