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10/16 下午 05:15:03

榮格帶你揭開內心的衝突!「人格面具」是「假面具」?越多適應能力越強

(關鍵字: 人際互動 , 人格 , 自我 , 社交 , 人格面具 , 真面目

人格面具(persona)一詞最早由榮格提出,意指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行為規範或模式。它是社會化和社會適應的產物。榮格把人的心理活動分為意識、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家族、種族乃至全人類的心理活動的總匯,也就是人性。

它由許多原型構成,最主要的原型是自我和自性、阿尼姆斯(女子身上的少量男性特徵)和阿尼瑪(男子身上的少量女性特徵)、人格面具和陰影(shadow)。陰影相當於人的動物性,人格面具就是人的社會性。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一出生就會與他人發生連結,第一個連結對象通常是母親。嬰兒把母親的音容笑貌刻印在腦子裡,形成最原始的「媽咪面具」。與此同時,他把與母親互動的經驗記錄下來,形成「寶寶面具」。寶寶面具是自己用的,屬於主體面具;媽咪面具是用來識別、評估和預測母親的,屬於客體面具。

隨著年齡的增長,認識的人越來越多,客體面具不斷增多,主體面具也相應地增多。成長就是不斷形成新的人格面具的過程。人格面具越多,人格越豐富多彩,越能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順利地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一個人格面具就是人格的一個側面,或者人格在時間線上的一個截面,通俗地講,就是一個人在某個時段的心理表現。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人,只是沒有過去和將來。

此時他用了這個人格面具,過去和將來他可能會用別的人格面具。所以,人格面具具有與人格相同的結構和內容。它是知、情、意的統一,有自己的人格傾向和人格特徵,如需要、動機、興趣、愛好、能力和性格等。再具體一點,每個人格面具都有自己的名字、性別、年齡、性格、愛好、行為方式、打扮習慣和外貌特徵。

說起人格面具,人們自然就會想到「假面具」,並且對人格面具後面的「真面目」特別感興趣。其實,人格面具沒有真假之分,只有公開、隱私和獨處之別。在公共場合使用的是公開面具,在私人場所使用的是隱私面具,在獨處的時候使用的是獨處面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