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DHD)的孩子,该怎么办?有些家长四处找偏方,有的人“用打的”,有的人则是贴身保护,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将家长常见的作法区分为寄居蟹、章鱼、鲨鱼和海马等4大类型,提醒ADHD不是管教问题,而是一种生理疾病,若延误或不当治疗,很有可能导致ADHD症状复杂化,让孩子错失发挥实际潜力的机会。
类型1/逃避等待的“寄居蟹家长”
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精神失调疾病,患者常有注意力涣散或集中困难、活动量过多、自制力弱的现象。许多家长在孩子被确诊为ADHD后,会化身为“寄居蟹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好动,长大会自动变好,有不少家长甚至不再寻求医疗协助。
台湾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会理事长张学岺医生表示,ADHD孩子长大后确实有可能会好,但却不能忽略孩子在成长时因症状而导致的挫折和难以适应。研究已证实治疗的益处,尤其社交能力、自尊心、学业等均比未接受治疗者表现更好。
类型2/追随偏方的“章鱼家长”
“章鱼家长”则会尝试各种方法,听到ADHD是脑部疾病,家长会采取“补脑”行动,例如给孩子吃银杏、人蔘或综合维他命。张学岺医生指出,已有研究逐一验证每种饮食疗法,除了鱼油目前已有初步的证据能帮助改善不专心之外,其他方式均无法证实可协助治疗ADHD。
类型3/严格管教的“鲨鱼家长”
不少家长在试过各种方法都不见成效时,会化身“鲨鱼家长”,采取严厉管教,用高压方式管理孩子的行为,但医生提醒,虽然管教会建立纪律,但若动手打小孩,恐影响孩子身心灵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