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找到学校就读了吗?
5月,公立的幼稚园开始举办家长说明会及开放家长登记入学,由于名额有限,抽签的结果总是让几家欢乐几家愁,也有部分家长提出:「公立幼稚园很难进」等疑虑,特别是家有4岁的幼儿,要进入幼稚园就读更是难上加难,便宜公立的幼稚园名额真的这么少吗?
北市公立幼稚园资源不均内湖中签率0.8%
联合报/报导
今年度的公立幼稚园将于5月开始招生入学,但台北市议员高嘉瑜日前接到家长陈情表示,各行政区的公立幼稚园资源分配不平均,以内湖区为例,全区提供给一般生的名额竟然仅2个,却有238名幼童等待候补,中签率仅有0.8%,连百分之1都不到。
教育局表示,预计今年增加10班,明年增30班因应……台北市有135间公幼,共1万3200个名额,但许多学校在第一阶段优先入园后,就已额满。
(101.04.14)
幼稚园设立,使幼儿能获得良好学前教育
政府广设公立幼稚园可以回溯至76年,当时为了提升幼教品质及5岁幼儿受教入学率,公幼招生以5足岁幼儿为对象,一直到近年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开始加收4岁幼儿,但仍以5岁幼儿入学为优先,如果招募不足,才会开放4岁幼儿入园。今年幼托整合,幼儿教育及照顾法上路之后,幼儿园服务的对象是2岁到6岁,但一般公立幼儿园的前提是4岁幼儿招收不满,才会继续开放3岁幼儿入园;若招收2岁幼儿则需设专班,不得混龄教学。
人口集中地区,较容易满班
台北市南海实验幼稚园园长张卫族解释,新闻中所指的额满,可能是指在某些新兴人口较集中的地区,如内湖区由于属于较新开发的地区,人口增加快速,原先的幼稚园班级数不及人口成长快速,于是便出现得排队进入公幼的现象。但事实上,台北市也有些公幼未招满学生,张卫族园长表示:「第二阶段招生时不限学区,可跨区报名,家长仍有机会为幼儿选择其它未额满的园所就读,唯要考虑未来接送的问题是否近便。」
增班,必须通过多项条件
既然排队的小孩这么多,为什么教育部不快一点增班来排解这个现象?张卫族园长认为,目前大部分的公幼都是国民小学附设,而小学中要增班,必须要有多余的教室才有可能增班;此外,政府也会考量财政和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决定是否要增班目前,各县市政府为了家庭照顾及提高幼儿就园率,公立托育机构仍有持续增班的趋势,家长们可以到住家附近的公立幼稚园或托儿所探询了解入学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