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台湾新生儿每年约有3/1000的先天性器官结构异常,虽然怀孕期间准妈妈们可透过超音波产检,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但因为产检隔了层妈妈的肚皮及羊水,一些病兆并非产检所能侦测,因此医生建议新生儿父母,宝宝出生后,可藉由新生儿超音波4项检查,帮孩子的健康把关。
台北慈济医院小儿科蔡文心医生指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但孩子的健康绝对是第一要件。日前台北慈济医院小儿科,有位满月的新生儿就是透过腹部超音波检查,发现罹患神经母细胞瘤,幸好早期发现治疗,顺利成长恢复健康。
超音波非侵入性 选择需自费
基本上,宝宝诞生后,医生会进行第1次的身体检查,包括“理学检查”和“神经学检查”,但新生儿先天性器官结构异常,多无法从外观判断,唯有透过超音波检查强波穿透力,可及早检测出器官大小、结构是否异常等症状,辅佐医生早发现病灶给予治疗。
特别是,超音波操作上并非侵入性检查,不会使宝宝不舒服,但由于这部分需由家长自费,因此建议,若为早产儿、怀孕间的胎儿超音波已有疑似异常情形,或是有心脏、脑部、腹部家族病史的高危险族群,都可依自己的经济能力来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