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8/27 下午 05:13:05

年轻族群吸菸习惯不可轻忽,易形成多重成瘾的问题!

(关键字: 吸菸 , 二手菸 , 菸害防制法 , 焦油 , 肺功能 , 成瘾物质

「同学都在抽,我没抽他们会不会瞧不起我」、「会抽菸才帅气」、「抽菸可以减肥,又可以提振精神」……这样的诱惑常常就这样悄悄的袭卷青少年。很多父母都知道要告诫子女千万不可以使用毒品,但却忽略了那唾手可得的菸也是致命的元凶之一。

菸品常是青少年第一次使用的成瘾物质,相较于成年人,年轻人吸食少量的菸品就会成瘾,即使每周吸一、二支就可能出现成瘾症状;发育中的脑部,对尼古丁相当敏感,菸草中的成分会影响学习,且愈早吸菸者成年后愈容易成为重度吸菸者。

研究显示,每天吸一包菸的青少年,相较于不吸菸者,未来有3倍以上的机率使用酒精,及10-30倍的机率使用不同种类的毒品。WHO(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就全世界吸菸人口而言,大部分是在18岁以前开始吸菸,渐渐变成终生瘾君子,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在10岁前开始吸菸。因此若要真正让国人未来免于菸害的威胁,更应该把焦点锁定在如何让青少年不碰人生的第一支菸!

吸菸的危害

吸菸是国人健康危害头号杀手,台湾每年有2万多人死于菸害,平均每25分钟就有1人死于菸害。

吸菸对全身的器官的影响如下列叙述:

1.尼古丁、焦油与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增加呼吸道的阻力、阻碍呼吸系统发育及降低体力,也会降低肺功能增长,增加日后罹患气喘、哮喘、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耳疾病、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心肌梗塞等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疾病之潜在风险。

2.菸焦油的沉积,造成手指及牙齿变黄,及全身满口的菸臭。

3.菸中有超过7,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93种成分会致癌,当中有15种被IARC(世界卫生组织附属的国际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列为「第一级致癌物」。吸菸者有4.4倍的风险罹患口腔癌、5.4倍的风险罹患喉癌、3.4倍的风险罹患食道癌、8-12倍的风险罹患肺癌、5-6倍的风险罹患胰腺癌、5倍的风险罹患子宫颈癌。

4.损害大脑,使思虑变得迟钝及智商减退,影响课业学习与生活。

5.女性吸菸增加自发性流产和子宫外孕的机会,怀孕女性吸菸则有早产以及产下低体重儿的风险,婴儿吸到二手菸亦有可能增加婴儿猝死症候群。

6.男性吸菸除了精虫的活动力受到影响,也会导致性功能障碍。

青少年吸菸现况

依据国民健康署2014年青少年吸菸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国中学生吸菸率为5.0%,高中职学生吸菸率为11.5%;进一步分析青少年第一次吸菸的年龄介于12至13岁,以国小五、六年级最多,占34%。

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易受好朋友吸菸行为影响,周遭有朋友吸菸相较于无吸菸朋友的青少年,其吸菸率高出10倍(国中12.8倍,高中职学生8.1倍);父母为吸菸者相较父母为非吸菸者,其青少年吸菸率则高出2.2 倍 (国中生2.9倍,高中职2.0倍)。整体而言,父母及好友吸菸皆为影响青少年吸菸行为的重要因子,因为家庭与朋友是青少年社会生态系统之重要一环,父母及朋友吸菸可能会弱化菸品对健康危害的价值观。

在二手菸这一块,有鉴于学校卫生法及菸害防制法之规定,其碰触二手菸的比率有下降的趋势,2007年高中职学生和2008年的国中生学生中,有35.2%的高中职学生和21.0%的国中学生表示在学校会有二手菸的曝露。

而在2009年菸害防制法新制施行后,高中高职校园内的二手菸曝露率已大幅下降为26.9%,而国中校园内的二手菸曝露率也小幅下降为19.7%;而在家庭二手菸的曝露方面,高中职学生家庭二手菸曝露率2009年为41.6%与2007年的45.3%相较,有相当幅度的改善;国中生家庭二手菸曝露率2010年为44.2%与2008年的46.8%相较,亦有相当幅度的改善。

青少年菸害防治

传统国高职校园戒菸的方式都是透过惩戒处罚来达到威吓阻挡的效果,但行之有年之后发现其实效果十分有限。目前国内许多研究都指出要协助青少年摆脱菸害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傳統國高職校園戒菸的方式都是透過懲戒處罰來達到威嚇阻擋的效果,但行之有年之後發現其實效果十分有限。
传统国高职校园戒菸的方式都是透过惩戒处罚来达到威吓阻挡的效果,但行之有年之后发现其实效果十分有限。

1.提高菸害认知及澄清吸菸的价值观与迷思:学生对菸害认知越足够,越能引发较正向的拒菸或戒菸态度。若能以团体讨论的方式引发学子思考吸菸的需求及背后动机,越能引发自主性思考及较坚定的戒菸动机。

2.戒菸环境的建立与宣导宜及早开始:最好是在青少年还未碰触第一支菸时(国小五六年级),就广泛宣导菸害防治及教育,并教导拒菸态度及技巧,以防范未然。

3.零用金的管控:家长若能确实管控零用金,则能降低孩子香菸的使用量。

4.提高自我效能及成就感:若能在萌生戒菸动机时予以正向肯定与支持,建立一个「我一定做得到」的信心。在面对同侪引诱时较能以坚定的态度拒绝,成功阻挡诱惑。

5.避免耳提面命式的谆谆教诲:这会让青少年感到被强迫,造就「我要他往东,偏偏他就要往西」的窘境。通常宜选择非直系血亲的劝导者较有效,譬如:堂兄弟或表姊妹、同窗好友、男女朋友等重要他人之间的约定较有行为规范效果。

青少年戒菸的资源与管道

亚东医院家庭医学科提供的戒菸服务,内容广泛,横跨门诊与住院、学校和社区服务,在团队合作下,成效卓着。此外,本院家庭医学科平日均有设立不限年龄的「免费戒菸卫教谘询」,也有设置「青少年保健谘询门诊」,有青少年专科医师、亲切的戒菸卫教师与专业的心理谘商师来为各位青少年及家长服务,门诊服务内容包括:

  • 身体健康与疾病治疗与谘询

  • 菸害、药物滥用及上瘾行为谘询

  • 性健康问题谘询

  • 精神健康问题谘询

以上「免费戒菸卫教谘询」、「青少年保健谘询门诊」欢迎民众多多利用!

结语

为了让孩子有好的健康起点,家长应多关心孩子的生活状况及交友情形,除了以身作则不吸菸之外,多陪伴孩子从事户外健康休闲活动或培养兴趣,家人戒菸才能保护青少年免于二手菸害;青年们也应该勇敢拒菸,向菸说不,青春才不会被菸没喔!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