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不同,常见血友病可分为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其中A型约占患者人数80%至85%,B型约占15%至20%;依其血液中凝血因子浓度的高低,可再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血友病,无论是A型或是B型患者,因频繁自发性出血,往往导致关节肿胀、疼痛、肢体行动受限甚至活动不易的现象,进而影响日常作息。
根据健保统计,台湾目前领有重大伤病卡的A型血友病患有1010位、B型血友病患189位,无论哪一类型,现行医界皆建议采用预防性治疗作为标准疗法,以减少出血、达到预防性关节保护之效果,及早治疗及早保护。
血友病患反覆出血 易导致关节病变、肿胀、畸形、行动受限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中和纪念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邱世欣主任说明,血友病患者若经常出血未即时控制,容易因为关节腔里有积血,导致慢性关节发炎,接着软骨产生缺陷,骨头和骨头磨在一起,病患就会开始出现关节的疼痛,造成关节病变、肿胀和畸形,之后活动度都会严重受限。
减少注射次数 仍能达到完整保护
过往B型血友病患采用的标准型第九凝血因子制剂,约一周要打两次才达到预防治疗的标准,通常到第3天时血液中凝血因子浓度较低,有些病患会因关节不舒服而减少日常活动,甚至将平常的疼痛、出血视为习惯,造成肌肉关节受到损伤、影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