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9/16 下午 01:18:14

不需要100%的努力!与其逼死自己不如衡量自己的底限,保留余裕来应付意外

(关键字: 焦虑 , 抱怨 , 成功 , 努力 , 卖命 , 轻松

不要太努力法则

「为甚么我这么拚死拚活,却还是做不好?」偶尔我们会遇到像这种怨天尤人的抱怨。而且,也只有这种人会说: 「为甚么那些轻轻松松的人反而做得比较好?像我这样卖命的人却做不好?老天爷真是太不公平了!」

这些人的抱怨,我是这么想的。

如果你「拚死」在做,不是早就做到死了吗?

如果死了,怎么继续做下去呢?(笑)

反倒是轻轻松松的人可以做得好。因为「可以活着轻轻松松地做」啊!

做事情总是一副拚命三郎卖命的人,大部分都是把自己逼到极限做事的人。也就是说,这样的人做事,绝对不会给自己留点余地。

另一方面,一样做事很努力,但是带着笑脸开心做的人,是能够衡量自己的底限,量力而为的人。这样的人因为保有余裕,反而能够投入百分之百的精神做事。

其实,我也是一个愈使力去做,反而愈没有办法顺利成功的人。

我从小学就开始打棒球。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即使没有太多的练习,只是玩一玩而已,也能够当正式球员活跃在球场上。 但是,当我进入高中之后,情况瞬间逆转。 我进的高中球队,是一个每年都以进入甲子园为目标的球队,每一位球员都是好手。面对这么多的高手,我变得有点焦虑。为了跟上大家的实力,我也开始「夜间练习」,不管是跑步还是挥棒,每天晚上都不间断地练习。如此拚命练习之下,总算得以保住正式球员的位置。

在当时,我拚命练习才有办法保住这个位置。但是,球队里却有人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情在打球,这样的人却也能够当正式球员,在我看来,着实觉得很不可思议。

更不可思议的是,在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有一位一年级的新生,一进来球队,马上就抢走我原本的位置。

当我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心里的感觉是「我那么努力,但是下场却如此;这应该已经是我的极限了吧?」。在当时,我最热爱的棒球反而变成我痛苦的来源。

恶事接二连三,自己因为太过激烈地练球,反而受伤了。 「啊!大概都没办法打球了吧?」 结果,我高中的棒球生涯就这样惨淡落幕。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