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狭小的场所
这是一个面包店师傅的案例,他从一早就在狭小的场所烤面包,过着一整天不是在烤面包就是待在店里的生活,并且觉得每天都必须这样按表操课。不过,这个人晕眩以及头痛的情况相当严重,整个人像是飘飘然走在云朵上。于是,我建议他每天走出家门散步大约三十分钟,渐渐他不再感到晕眩,头痛的情况也获得改善。
对他来说,待在狭小的场所带给身体相当大的紧迫感,特别是体质属于肩膀前端部位容易紧绷的人,一旦处在狭小的场所,紧绷感就会随之升高。因此,就晕眩的关联性,一旦第三和第四颈椎之间变硬,或是头盖骨与颈部之间扭曲,就会感到晕眩。
案例二:足不出户
另一个案例,当事人一外出就会感到晕眩,因此渐渐足不出户,整天关在家里。事实上,越不出门情况会越严重,不过,由于一出门就会晕眩,因此变得更不想出门。虽然打算出门,但是却会很在意家中的事,于是突然觉得必须打扫,接着便开始打扫,直到家里变得一尘不染后才静下心来。
心虽然是静下来,但打扫的过程花了许多时间,导致无法外出。在稍微缓解他颈部的紧绷感,让能量慢慢得以释放之后,他反而开始觉得到外头去身体会比较舒服,于是开始成天往外跑。身体紧绷的部位一旦舒缓,变得能够活动时,就会感觉到身体的状况越来越好。
因应体质改变生活型态
只要身体和生活型态以及行为模式相符,就可以取得平衡。处于静止状态或是待在狭小空间会感到不适的人,如果过着那样的生活,当然会觉得不舒服。这些人的体质适合做做运动,或是前往空旷场所。例如,在现今社会中,只要从家里的窗户往外看,大多映入眼中的画面就是隔壁的房子吧!
有些人住在视野良好的地方时身体状况很好;一旦搬到地势较低、眼前高楼林立完全看不到户外景色的地方之后,身体就感到不适。若是能打造适合不同人的生活环境,其身体状况也会出现相当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