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2/17 下午 03:47:54

案939自美入台2個月,出境前自費採檢才確診?是復陽病例?張上淳教授解答

(關鍵字: 美國 , 張上淳 , 武漢肺炎 , 接觸者 , 復陽 , 案939

今(17)日台灣再度傳出1例境外移入病例,使得外界期待的連5日+0被迫中斷!而外界除了感到可惜外,更令人好奇的是,今日新增的確診病例—案939,被指揮中心證實,其在去(109)年11月曾於美國確診,但後續兩次採檢為陰性。後自美入台2個月皆無症狀,直到近日預計出境,自費採檢才確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圖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案939自美入台2個月無症狀,出境前自費採檢竟確診,是復陽病例?張上淳教授說明原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張上淳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表示,確實對於這類病例在COVID-19疫情早期,我們會將之稱做好像是復陽。但其實疫情發展至今,也了解COVID-19在感染後期,確診者也許(PCR檢驗結果)陰性了一段時間,會再有陽性出現。

可是這陽性反應,只是病毒的RNA被我們偵測到並沒有完整的病毒,所以,指揮中心也很早針對此類病例不再稱做所謂的復陽。只是實驗檢測方法上,會讓我們偵測到病毒的RNA還在人體呼吸道分泌物裡面,故我們也不會因為復陽再去做太多的處理。

因此,針對該名個案,指揮中心也認為基本上是上述的狀況。就是因為其曾經在美確診,PCR陰陰陽陽,再加上沒有特別去檢查,無法確切了解其變化狀況。但是這次為了要出境剛好被採檢到,而指揮中心也發現其Ct值非常高為35(Ct值越高體內病毒量越少)。

且其實過去指揮中心就知道Ct值只要34以上就完全不擔心,且現階段指揮中心認定Ct值只要≧34,就可以解除隔離回到社區裡。再加上,該名個案抗體看起來是陽性的,但比較為難的是,用比較快速的檢測方式,看到的IgG、IgM都還是陽性。但一般理論上,確診者發病2個多月的時間,IgM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變成陰性,可他恰巧是一個比較例外的狀況。不過,張上淳教授也強調,從整體來判斷他就是早期在美國的感染,已經變成沒有傳染疑慮的情況下,在被衛生單位從檢體中看到有一點病毒RNA的殘餘存在。

案939接觸者疫調狀況如何?莊人祥:已匡列12名接觸者進行PCR及抗體採檢,初步判斷無傳染疑慮

同時,對於此案939接觸者部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莊人祥發言人表示,指揮中心已匡列其12名接觸者,並對這12人進行PCR及抗體採檢。其中,PCR的部分12人已採檢完畢,3人為陰性、9人仍在檢驗中;而血清的部分已經採檢10位,當中7人為陰性,其餘3人檢驗中,還有2人待採檢,預計結果將於明日正式全面出爐。但綜合上述結果,案939接觸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有傳染的疑慮。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