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質疑衛生署預告的「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標準」修正草案,竟然在日本下修食品輻射量之際,衛署卻反其道而行放寬標準,擔心可能成為日本受汙食品傾銷國。衛署強調草案增訂了另外7項核種的容許量,標準其實比過往更嚴格,即使對銫進行調整,也是比照歐盟標準,不過對於各界的疑慮,會重新再進行評估。
衛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這項草案是參照國際標準,進行估算、管制核種範圍、針對特殊類型食品之適用等,完成科學性評估後研修出來,除了原有的碘131及銫134+137外,新增其他對人體具有危害得鍶、釕等7種核種的限量規範,使得管理規範更加完整。
外界較質疑處,就是針對銫134+137限量值的調整,草案與現行標準相比,在其他食品中從370放寬為600。蔡淑貞解釋,這是依據過國人的攝食狀況,認為可比照國際間的規範,最後是比照歐盟標準,與國際組織Codex及各先進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現值1000以上相比,仍趨嚴格。
蔡淑貞也說明,日本屬於核子事故災區,考量食物受銫污染比率較高,因此針對銫134+137核種限量的估算值較嚴格,我國本來就不需要比照。至於在國際的出口食品規範,本來就必須先符合當地規定才能出口,因此不需擔心日本將輻射量較高食品傾銷我國。
從去年發生日本核災至今,衛生署已經抽驗了2萬多批的食品,都符合標準。對於草案預告引發爭議,衛署表示會再蒐集資料,針對不同的意見再重新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