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9/5 下午 04:43:34

圆秃是自体免疫性疾病,严重恐全身秃!严重者有新药,助变「发」图强

(关键字: 圆秃 , 赵晓秋 , 自体免疫性疾病 , 宇宙秃 , 圆型斑块落发 , 攻击毛囊 , 口服抑制剂

圆秃又称班秃、鬼剃头,常见于头皮出现局部卵圆形斑块区域的落发,刚开始如10元硬币大小,之后大范围掉发。根据统计,圆秃全球疾病盛行率约2%,且7成患者在10至25岁出现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的是,其实圆秃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会反覆发作导致圆型斑块落发,严重者甚至会全身毛发脱落,被形容为「宇宙无敌秃」。

民众对于圆秃疾病认识不足,常使用各种偏方而延误治疗,台湾皮肤科医学会发布「圆秃诊断及治疗共识指引」,提供与时俱进的圆秃治疗参考,呼吁民众若有不明原因或不规则的掉发状况,应尽速谘询皮肤科医师,及早治疗,从头找回希望。

免疫细胞攻击毛囊致圆秃,近3成病人恐恶化全头秃

圆秃属于非疤痕性落发的其中一种,确切的成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有许多原因可能诱发圆秃,例如压力、受伤或疾病。发生圆秃时会使毛囊免疫豁免(HFIP)崩解,导致免疫细胞攻击毛囊,使得毛发掉落。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赵晓秋理事长表示,圆秃可能发生在身体任何有体毛的部位,但最好发于头皮 ,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落发。大部分圆秃患者刚开始会出现10元硬币大小的小范围圆型斑块落发,但超过3成的患者会进展成多发性、大范围的圆秃 。严重者可能会全部头发掉光称作「全头秃」,甚至有1%的患者会进展到「全身秃」(宇宙秃),全身毛发全部脱落,连眉毛跟睫毛都掉光。

圆秃的病程因人而异,部份中轻度患者会在一年内再生新发,但多数会在5年内复发。若秃发斑块持续超过半年,则符合为慢性圆秃的定义,其中有3成可能会进展成全头秃或全身秃,较难自行恢复。

圆秃不但影响外观,反覆难以捉摸的病程也会让患者产生焦虑、忧郁的情绪,对生活品质及心理健康有严重的影响。赵晓秋理事长表示,圆秃对于最在乎同侪看法的青少年冲击相当明显,据统计超过7成青少年患者的生活品质因圆秃受到影响,甚至因此遭受霸凌或被他人讲闲话,严重影响社交生活与心理健康;一份台湾的研究更发现,圆秃患者自杀意图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倍 ,疾病造成的负面心理压力不可轻忽。

圆秃可分为轻、中、重度

林口长庚皮肤免疫科钟文宏主任说明,治疗圆秃的终极目标是阻止疾病进展、使毛发重新生长,进而改善生活品质 。临床上会以头皮头发掉落程度区分圆秃的严重性,若头发掉落程度有以下情况,则可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圆秃:20%以下为轻度圆秃。

中度圆秃:21-49%为中度。

重度圆秃:50-100%则为重度圆秃。

台北荣民总医院皮肤部陈志强主任表示,治疗上依据圆秃严重程度进行分层治疗,针对12-18岁青少年及成人,如为轻至中度圆秃,以外用皮质类固醇或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若为严重圆秃,第一线治疗则建议以口服或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或口服JAK抑制剂,搭配外用或病灶内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JAK抑制剂的使用一般为6个月,之后再视情况评估调整。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發布「圓禿診斷及治療共識指引」,提供與時俱進的圓禿治療參考,呼籲民眾若有不明原因或不規則的掉髮狀況,應盡速諮詢皮膚科醫師,及早治療,從頭找回希望。
台湾皮肤科医学会发布「圆秃诊断及治疗共识指引」,提供与时俱进的圆秃治疗参考,呼吁民众若有不明原因或不规则的掉发状况,应尽速谘询皮肤科医师,及早治疗,从头找回希望。

陈志强主任分享,1名女性美发师在25岁时,即意外发现有圆秃问题,一开始注射类固醇药物,接着服用类固醇药物,虽然一度有长出头发,不久后又掉发,都秃光了。在治疗10多年期间,也尝试过许多偏方,都时好时坏,苦无效果。后来求诊于皮肤科医师,诊断为严重圆秃,于是开立口服JAK抑制剂,终于已见好转。

医师最后呼吁,若有不明原因掉发,应尽速求诊皮肤科医师,及早治疗。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远离压力等,都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复发。目前圆秃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可选择,患者可以积极与医师讨论,选择最符合个人的治疗计画。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