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雄性动物为了繁衍后代,必须从同性间的激烈竞争中取胜,导致牠们一生专注于地位排名与打斗,却不怎么关心(可能是自己的)幼子。人类爸爸的情况则是一大例外,他们在家庭中克尽父职,毫不吝啬地在孩子身上投注真心、父爱、大量的时间与物质。按照洛夫乔伊教授的论点,人类爸爸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行为,全是因为孩子继承了自己的基因。
但奇怪的是,人类男性与其他类人猿一样,并没有办法确定孩子是否真的继承了自己的基因。现代人当然可以透过基因比对来确知这一点,但很少人会做到这种地步。大多数的人只是单纯地相信,并自发性地对孩子做出如此庞大的投资与付出,一想到这点就觉得耐人寻味。这或许代表人类的爸爸不是生物学上的爸爸,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概念。换言之,人类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男性“相信”太太生下的孩子就是自己的,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孩子的爸爸。
人类对于父亲的定义已超越生物学上的亲子关系,而是由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精神层面上的“信任”所孕育而生。这使得男性在生理上也相应演化出另一种状态。男性在结婚生子后,体内男性荷尔蒙的分泌会逐渐减少。在生物学中,男性荷尔蒙掌管了“雄性化的表征”,表示男性在成为爸爸后,“雄性动物的野性”也会逐渐消失。
洛夫乔伊的假说如今已渐渐站不住脚,男性与女性不再只是单纯生物学上的雄性与雌性,更进一步演化出社会与文化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极致人性上的存在,人类爸爸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本文出自三采文化《人类的起源》

年紀輕輕就早洩?做對3件事,防慢性攝護腺發炎作祟
肚子餓就是低血糖?小心夜間殺手,必看自救守則
甩掉小肥肚,不可三缺一!按摩肚皮3招自救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