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干眼症的患者多为年老长辈。近年来由于3C产品的普及,民众普遍用眼的时间大增,加上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以及空气品质的恶化,导致干眼症状好发年龄层逐渐下降。 彰化罗眼科诊所罗英源医师提出,许多年轻的干眼症病患同时也有过敏性结膜炎的困扰,但缺油型干眼症需要热敷,而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需要冰敷,两者治疗方式差异大,常让患者无所适从。只有透过精确的检查判断造成干眼症的原因,遵从医师处方对症治疗,才能有效改善症状,进而维持眼睛健康!
眼睛总是水汪汪泪流不止? 可能是干眼症作怪!
干眼症常见的症状,包含眼睛干痒、酸涩、灼热、胀痛、视力模糊以及畏光……等,罗英源医师提醒,很多干眼症病患会一直流眼泪,是因为眼睛过干、刺激出过多的泪水。而视力模糊是因为泪膜在眼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建议只要有不舒服的症状尽速就医检查,避免干眼恶化造成更严重的角膜糜烂、溃疡等。
干眼症不仅缺”水” 还可能缺”油”!
干眼症分为三型:
1).泪水分泌不足的缺水型
2).油脂分泌不足使泪液蒸发过快的缺油型
3).缺水又缺油的混合型。
除了老化会造成泪腺分泌功能下降,某些会导致泪腺阻塞或发炎的自体免疫疾病,特定抗忧郁、抗组织胺、高血压药物,内分泌异常,以及曾有进行过角膜手术,都是可能造成干眼症的原因。罗英源医师指出,眼球表面的泪液膜由油脂层、泪水层与黏液层组成;如同皮肤也需要透过油脂保护锁水,泪液膜中的油脂层能减少泪水层的蒸发。环境干燥以及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导致泪水蒸发加速,加上频繁使用3C产品造成造成过度专注用眼,眨眼频率减少,导致睑板腺排出的油脂层也变少,以至于干眼症的年轻化以及缺油/混合型干眼症患者变多!
检查、治疗、改善生活习惯 断开干眼症恶性循环的锁链!
过度用眼、环境干燥、空气污染、未彻底清洁眼睑等,都是缺油型干眼症的原因。罗英源医师建议,除了就医检查、依照医嘱治疗,更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以及眼睑清洁习惯。除了彻底清洁眼部脏污及彩妆、睡眠充足、补充维生素A与Omega-3外,也应适度休息与充分眨眼。患者可早晚以摄氏45度恒温热敷10分钟以上,把阻塞眼睑缘内睑板腺的固化油脂软化,再透过用力眨眼排出油脂,从根本改善睑板腺的健康,断开干眼症恶性循环的锁炼!
近几年干眼症的诊断检测与治疗仪器都有新的发展,罗英源医师指出,透过最新的「眼球脂液检测仪」,除了可测量泪膜中油脂层、泪水层与黏液层的分布情形,还能进行「睑板腺摄影」,计算出不完全眨眼的比例,并可观察睑板腺阻塞、扭曲、甚至萎缩的情形。透过仪器测量,将睑板腺异常分为0-3级,帮助医师精确诊断及追踪,给予病患更有效的治疗与建议。另外,若日常已热敷但症状仍未明显改善,还能透过「热脉动治疗」的恒温加热以及稳定按摩,温和有效率地疏通堵塞的睑板腺,可使症状改善维持6至12个月!
干眼症合并过敏性结膜炎 治疗方式大不同!
罗英源医师表示,许多年轻朋友的睑板腺萎缩程度已达第2期至第3期,虽然睑板腺尚可维持功能,但若不及早治疗和调整用眼习惯,随着年龄渐长,不适感和症状便会加遽!但许多年轻患者同时合并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常在急性期利用冰敷舒缓眼睛发痒的症状,但干眼症却需要热敷,二者减缓症状的方式大相迳庭。罗英源医师指出,合并过敏性结膜炎的干眼症病患,可在过敏发作时点抗敏药水舒缓,避免常常冰敷反而使睑板腺无法畅通。医师也建议,因病患症状跟病情各有不同,应由医师检查评估后,依病患的情况提供最佳的治疗程序,让干眼症与过敏性结膜炎都能获得良好的控制。
定期眼睛健康检查 也要顾虑到睑板腺健康!
常见的眼睛健康检查,包含视力、眼压、视神经、视网膜等检查。罗英源医师呼吁,除了传统常见的检查项目,民众也应注重干眼症的定期检查,保持睑板腺健康,建议至少1年检查1次。另外高度近视或是眼疾高危险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每隔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才能保障眼睛的健康,让灵魂之窗的陪伴更加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