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我儿子,妈妈来台北的那年,儿子才20岁,之前并没有与长辈长期同住、相处的经验,更没有接触过痴呆症病人,我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了解婆婆的症状和行为、懂得如何与婆婆相处、知道应该要为婆婆做些什么事情,安排哪些事情。对于仍在学习、了解痴呆症的我和先生,从他身上也学习了很多。
儿子时常抱着婆婆说:“外婆,我爱您。”接着,他会要求婆婆也要说同样的话,说她也爱他,然后,他会再跟婆婆说:“外婆,我要住在您心内。”同样的,也会再要求婆婆跟他说“我也要住在你心内”。每天,儿子抱着婆婆对她说“外婆,我爱您”、“外婆,我要住在您心内。”然后再等着婆婆用同样的话回应他。
每一天的拥抱,每一天爱的接触,每一天如此亲密的互动,每一天打从心底尊崇这位养育我们的婆婆,这是非常棒的事情,我和我先生、我女儿也都跟着这么做。
妈妈今年88岁了,那个年代的人是不轻易表达爱意的,要妈妈说出我爱你3个字是更加的不容易。然而,经过这几年的相处,我们的亲吻、我们的拥抱,我们对她的爱,让妈妈因此也愿意打破窠臼勇敢表达她的爱,对我们说出“我也爱你”。
当年轻人懂得、愿意找寻方法帮助痴呆症的外婆,让外婆获得快乐、欢喜,是难能可贵的,我深深的以两个孩子为荣。这是一段令人悲喜交集的过程。这也是一个磨合与修复。
*这种做法在特殊教育中就是所谓的“正能量”。这是对于自闭症、唐氏症等智力发展迟缓的孩子,在教导他们时为了增强引发其动机和兴趣,运用受喜好的增强物来鼓励他们,加强某一受欢迎的行为。例如,婆婆喜欢吃红豆面包,我女儿便会常常为外婆准备好、拿给外婆吃,增强外婆对她的好感。
本文出自好人出版《与失智共舞—照护失智症患者的漫漫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