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民總醫院證實,戒護就醫的前總統陳水扁,最近半夜起床如廁時,有走路重心不穩情況,曾因腳軟而用手支撐地板,也曾大力跌坐在沙發上。醫師表示,「跌倒」是國內中老年人常見的問題,可能跟用藥導致頭暈的副作用有關,預防上建議採3原則,可降低半夜跌倒風險。
專長老年醫學的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盈翔表示,跌倒可能導致骨折、甚至臥床的後遺症,尤其年紀愈大者,即使原本身體硬朗,一跌倒後,健康狀況就可能「回不去了」,不能不謹慎來預防。
導致跌倒的原因眾多,其中慢性病愈多的中老年人,愈可能因藥物副作用而導致頭暈,因此步伐容易不穩定,比如攝護腺肥大者使用的甲型阻斷劑、或是高血壓患者使用的利尿劑。黃盈翔醫師指出,不同藥物有不同副作用,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半夜上廁所的需求,因此是否為了預防半夜跌倒而換藥,必須通盤考量,尤其仍應把疾病治療擺在第一順位。
然而,銀髮族還是可透過下列3原則,以降低半夜跌倒風險:
起身前手腳先動一動,促進血液循環,當血液通達到四肢,比較不會突然腳軟無力。
有時暈眩是因姿勢突然改變引起,尤其年紀愈長、需要愈長的反應時間,因此半夜起床時務必放慢動作,先改側身、起身後先坐一下,至少過10秒再起身。
銀髮族床邊要留小夜燈,沿途到廁所的路上,也要每隔一段距離就要有可照明的光源,讓他們看清楚去路,以免被絆倒。此外,家中的擺設也避免常常更動,否則也可能在精神不佳的情形下,一不小心就踩到物品而被絆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