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全球的甜食巧克力,相關研究不勝枚舉,但是如果說吃巧克力可以跟日前熱騰騰出爐的諾貝爾獎搭上關係,想必會讓巧克力的身價又再升級。《富比士》(Forbes)網站報導,全球廣受閱讀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一篇報告指出,吃越多巧克力的國家,諾貝爾獎得主也越多。
基於過去研究證實巧克力中的類黃酮(flavanols)與人的認知功能有相關,研究主筆梅瑟里(Franz Messerli)於是將諾貝爾獎當作指標,計算一國人均巧克力消費量與諾貝爾獎得主數量的關係,發現竟有十分密切的相關性。
梅瑟里分析23國的巧克力消耗量,發現消耗量最高的瑞士、瑞典、丹麥,正好也是諾貝爾得主數量排名前幾的國家,得獎數也很高的美國,巧克力消耗量則在排行榜的中段左右;平均一國必須每年吃下1億2500萬公斤的巧克力,才會誕生1位諾貝爾得主。
不過,此項研究是否有參考價值見仁見智,過去也曾有這樣合理卻不合邏輯的研究結果,如歐洲國家送子鳥數量與生育率有關;另有研究顯示男性自殺率和太陽黑子有關。
2001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物理學家柯內爾(Eric Cornell)推測會有此相關性,應是由於巧克力攝取量高的國家通常也較富裕,在科學研究上會獲得的資源也較充足,因此才容易有諾貝爾獎得主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