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改革基金會於今4日上午召開記者會指出,植牙爭議已躍居牙科醫療糾紛首位,佔3成7,小至植牙失敗掉落,嚴重致損傷神經造成下顎麻痺,或因麻醉風險致死。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政府單位若不積極管制植牙亂象,民眾只能靠植牙5問,自求多福。
劉梅君指出,據醫改會調查歸納發現,植牙醫糾前4名,分別為「術前評估不周」、「植牙技術不佳」、「收費契約不實」、「醫病溝通不良」。其中又以「術前評估不周」導致手術失敗或傷害的爭議最常見。
例如:誤判牙床或槽骨高度而使用過長植體,導致穿孔或神經麻痺,或糖尿病患者植牙後脫落,或老年心臟病患麻醉過程出問題等。劉梅君表示,因疏失不易釐清,加上術前評估與風險告知通常無書面證據可佐證,受害者往往求償無門。
劉梅君提醒,千萬不要認為植牙是個「小」手術,以為滿街植牙診所找哪個醫師做都一樣。民眾要學會自保,術前仔細打聽與評估最重要。因此,醫改會參考美國植牙消費者指引,並請教國內牙醫師與牙醫系教授的專業建議,提出「植牙5問有保庇」小撇步,提供民眾植牙前必問的五大問題:
1. 我需要植牙嗎?
包括哪種方式最符合需求,牙套、活動假牙、固定假牙還是植牙;再者,身體狀況如糖尿病或服用骨質疏鬆藥的病人,適不適合植牙。民眾也應主動提供病史與用藥資訊給牙醫。
2. 植牙花多少錢?
包括費用包含哪些項目,什麼狀況得追加費用,要求醫師應開立收費標準;再者,牙冠、牙體是什麼材質,費用需一次付清或可分期付款,應該提供合格清楚的收據明細。
3. 手術會怎麼做?
包括術前是否會照X光或電腦斷層、需不需要補骨或修復牙齦、使用哪種手術方式、有哪些風險等,手術同意書應清楚記載上述內容。
4. 誰來幫我植牙?
醫師的學經歷、植牙年資、是否有人協助手術進行,並核對診所上的證書與醫師執照。
5. 術後注意事項?
包括要怎麼保養、多久回來追蹤,是否有保固期,最好要有書面約定或衛教資料。
劉梅君強調,如果牙醫師在約診評估時,對這5問可以具體清楚地回答,甚至有書面治療計劃或說明書,才是值得信任的牙醫。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則指出,事關生命與荷包的植牙手術,政府不應放任不管,讓民眾只能靠口耳相傳或自求多福、碰運氣。醫改會呼籲衛生署應成立專案小組,並聯合消保處推出定型化契約,讓民眾能有完整的契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