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業行銷名揚四海,成為外國觀光客喜愛的伴手禮之一,在中國大陸市場更占有一席之地。為推廣台灣好茶,農委會至今已核發8個主要茶區產地證明標章,展現在地特色茶種,並建立產銷履歷制度,詳細註明生產流程,讓消費者能買的放心、喝的安心外,也提高台灣茶產品附加價值。
農委會副主委陳文德指出,台灣山坡地開發種植茶葉,至今已發展出各地不同的特色茶種,例如文山包種茶、日月潭紅茶及阿里山高山茶等,都頗負盛名,全台1年可生產1,700公噸茶葉,創造新台幣68億產值。
農委會為推廣台灣正港好茶,近年積極推動茶葉產銷履歷制度,共已輔導207個單位通過認證,通過驗證茶園水源、土壤及產品,每項產品都會貼有標章標示,消費者只要用智慧型手機掃瞄查詢,就能知道生產流程資訊。
至於到目前為止,已經核發8個主要茶區產地證明標章,為各地特色茶種掛保證,杜絕仿冒茶葉。這8種包含阿里山高山茶、鹿谷凍頂烏龍茶、杉林溪茶、日月潭紅茶、北埔膨風茶、瑞穗天鶴茶、南投合歡山高冷茶及文山包種茶。目前已經向經濟部智慧財產局註冊商標登記,民眾可上網tw-tea.ttes.gov.tw/查閱參考。
慎選茶葉來源
農委會建議,選擇有品牌、信譽良好的茶廠(商)、茶莊、販售地點,重點包括以下4點:
1.有國際 ISO 品質管理系統認證、 HACCP 認證等的製茶廠。
2.政府輔導合格的茶葉產銷班、農會等,發給 CAS(吉園圃生鮮蔬果)認證。
3.實行「生產履歷」的茶農,如有問題可以追溯來源。
4.主動檢附農藥殘留檢驗合格報告。
目前台灣茶葉常送檢的單位包括:茶業改良場、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財團法人台北市嵧公農業產銷基金會、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SGS )等。
茶葉以不透光、真空包裝為佳,可避免變質,及香氣散失。另外,包裝上詳細標明內容物、生產地、重量、製造商或進口商資訊(如廠商名字、地址、電話)、保存方法、沖泡方法等。而標示不清、來路不明的茶則不建議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