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7/10 下午 02:03:47

小孩「2岁猫狗嫌」,打人讲不听?理解动手4个原因,处理暴力这样做

(关键字: 暴力 , 王宏哲 , 攻击行为 , 小孩爱打人 , 言语攻击

大家都说小孩「2岁猫狗嫌」,不仅爱说「不要」,还动不动就生气打人,究竟小孩打人举动是哪里学的?我们该怎么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一起来看看这5点建议。

为何我家小孩爱打人?

「奇怪了,我家小孩为何会动手打人,家里明明没人会动粗啊……」想必有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打人感到疑惑。孩子的攻击行为最常出现在1岁半到3岁之间,此时出现的踢、打、咬人或乱丢东西等行为,不见得是故意要伤害人,而是他们的语言发展尚未成熟,有了生气情绪又解释不清,就会用动手来表达不满。

随年纪渐大,孩子更熟悉以语言表达需求,攻击的频率就会下降。不过,如果你的孩子到了5岁还无法自我控制、喜欢乱打人,父母便要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必要时请谘询小儿科医师。

男孩动手,女孩动口

许多研究指出攻击行为是有性别差异的,男孩多倾向身体上的攻击,女孩则较多言语攻击。这可能是因为男孩天生活动量、冲动性较高,所以相对容易出现动手动脚的行为;而女生在情感上较为细腻,恰好可以管控她的冲动性,所以攻击行为则转为言语攻击。

理解小孩打人的4个原因

当孩子动手打人,别只是制止他「不可以」,或强迫他说「对不起」,而是要试着理解孩子们为何会有这样的反应举动,家长才能进一步提供孩子需要的协助。儿童发展专家王宏哲针对孩子打人的原因,提出了4种分析:

原因1:嬉闹的打人→兴奋的表现。

原因2:反击的打人→东西被抢,地盘被侵略,生气。

原因3:不会控制力气的打人→其实是想与人互动。

原因4:引起注意的打人→觉得被忽略太久,所以要演一下。

小孩打人时,爸妈可以这样做

1.犯错当下立即处理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爸妈必须表情严肃立即制止,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2.先缓和情绪,再教导正确观念

如果孩子情绪失控,父母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等他的情绪缓和后,用与孩子相同的高度,好好地与孩子沟通、了解事情原委,最后告诉孩子为什么伤害人后必须道歉。

3.带着孩子向人好好道歉

攻击行为发生后,父母也要带着孩子去跟对方道歉,道歉除了说「对不起」,还要把对不起的具体内容明确地说出来,例如:「我刚才为了玩具打了你,这样很不应该,下次不会了,对不起。」

當孩子出現攻擊行為時,爸媽必須表情嚴肅立即制止,讓孩子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爸妈必须表情严肃立即制止,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4.让孩子有安全感

处理完打人事件后,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讨厌打人的行为,但是你爱他。有安全感、觉得被爱的孩子,行为会渐渐改善。

5.爸妈要冷静

处理打人事件时,爸妈切记一定要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因为一旦生气就无法理性地处理及善后,孩子反而学到你的情绪化。

日常生活中,父母如何示范正确态度?

1.塑造无暴力的环境

对于模仿力强的小孩,只要看过动手打人的行为,不论是电视情节、爸妈打骂或同侪举动,孩子很容易照学。所以爸妈应尽可能维持温暖的家庭气氛,也要把关影音媒体的暴力污染。

2.提供发泄情绪的管道

平常让孩子有适度的体能活动,发泄过剩的体力,或是用绘画、劳作等方式来宣泄情绪,也是减少孩子攻击行为的方法。

本文由《MamiBuy》授权,原文出自于小孩打人讲不听?理解动手4原因,处理暴力这样做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