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群醫師表示,另外一個有趣現象是,出生後三個月內的平均氣溫對於手術發生率有最高的相關性,比出生當月氣溫的影響力還大,這個現象說明了髖關節發育非常受後天如何照顧的影響。例如台灣11月均溫22度,3月均溫20度,為何11月較暖和但出生的嬰兒有較高的手術率?因為11月出生的嬰兒經歷12、1、2三個月的低溫,被裹得緊緊的,髖關節脫臼的風險就上升了(0.64/1000),3月出生的小孩,也許出生時氣溫低,但經歷4、5、6三個月氣溫逐漸回暖,家長給嬰兒越穿越少,大腿可以自由踢動,髖關節脫臼的風險就下降了(0.41/1000)。
他說,持平而論,台灣新生兒篩檢已經做得不錯,德國是施行髖關節超音波普篩的國家,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是0.26/1000,台灣在2005年之後的夏季出生的嬰兒,脫臼手術發生率已達先進國家的水準。但台灣冬季出生的嬰兒手術發生率是夏季出生的兩倍,因此未來公衛篩檢政策應以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篩檢為重點。
張嘉獻主任強調,要改善冬天出生嬰兒的髖關節脫臼手術發生率,我們有三件事可以做:
一、以社群媒體或報章雜誌教育父母親,冬天即使氣溫低也不要把嬰兒的大腿包緊裹直,這種不正確的襁褓文化已被許多文獻證實會導致髖關節脫臼。
二、兒童健康手冊內的衛教資料,將冬天出生嬰兒當作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好發族群,教育家長要確實將嬰兒大腿擺在彎曲外展的姿勢,也提醒醫師診視嬰兒時要注意穿衣物的方式,全民都有在注意,冬天嬰兒罹病率就不會跟夏天嬰兒差那麼多。
三、政策上適度放寬髖關節超音波執行的條件,因為還沒到脫臼地步的髖發育不良,不容易由徒手檢查出來,超音波檢查是避免遺憾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