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亲的育儿经验里,宝宝在断奶后该喂什么食物,又该怎么吃才能均衡营养,往往是很重要的课题;但国外有研究学者认为,父母不断喂食,宝宝有可能导致肥胖;如果宝宝透过自己的小手抓食物吃,则体重会比较轻。
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昨天引述诺丁罕大学(Nottingham University)一项创新的研究报告,针对155位20个月到6岁不等的小朋友进行研究,分成92名「自食其力」和63名「被动喂食」两个对照组,提供给他们5大类151项的食物作选择,并由父母亲每天测量其体重变化;结果显示,透过自己的小手抓食物吃的宝宝不但体重比较轻,饮食的偏好也比较以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为主;这篇报告于2月6日刊登在英国《MBJ Open》期刊当中。
负责这项报告的艾伦.汤森博士(Dr. Ellen Townsend)表示,很多爸妈会将食物捣碎后再喂食,而宝宝也就「来者不拒」地一直吞,结果63个小朋友当中,就有8人的BMI指数被判定为必须强制减肥的「肥胖」等级(obesity),原因在于他们对于果泥(sugary fruit purées)这类富含糖分的甜食(sweet foods)有明显的偏好。相对的,「自食其力」的宝宝会依照自己当下的需求,决定要拿什么食物放进嘴里,在没有被「强迫喂食」的情况之下,小朋友的饮食摄取不但比较多元,也不容易出现「虚胖」的现象;此外,这些宝宝特别喜爱像面包或面食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这可能跟好嚼食好消化有关。
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这项研究的有效样本数过少,且考量到爸妈在进行体重记录时的误差,都可能使其信度和效度降低;然而多数人对研究结果持正面的态度,因为之前从来没有人注意到被动喂食跟自主吃饭会对孩子的体重和饮食习惯产生影响,这或许会让一些父母亲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爸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