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外來噪音的情形下,若感覺耳內持續有鳴響,是非常惱人的事,也會影響工作情緒。醫師表示,耳鳴原本就很難治療,未必藥到病除,且耳鳴往往是其他疾病的前兆,不過民眾可從3方面自我調整,有機會緩解或達到改善耳鳴的效果。
振興醫院耳鼻喉部聽覺科主任力博宏表示,耳鳴型態眾多,許多民眾的共同經驗是飛機起降或是開車上山時,內、外耳因為壓力失衡而出現耳鳴,不過這類耳鳴多半只是暫時性,之後就會自行恢復;民眾也可利用吞口水,或捏鼻子、摀嘴讓氣從耳朵出去的方式來緩解。
然而惱人的耳鳴問題,往往是持續發生、未必用藥就能變好,力博宏醫師建議民眾,可從睡眠、飲食以及預防感冒進行自我調整,臨床上發現不少患者,透過這樣的做法,耳鳴有機會改善。
方法一:調整睡眠時間
睡眠不只量重要、時間點也很重要,臨床上發現不少耳鳴患者,是夜貓族的作息方式、或需要上大夜班,沒有在身體該休息的時候去睡,會擾亂體內荷爾蒙的分泌,已知這會影響聽神經,但機轉尚不明確。
力博宏醫師指出,的確有患者調整睡眠型態之後,耳鳴不適改善了一半。其實不僅睡不好會造成耳鳴,有些人則是因耳鳴而睡不好,很難論定因果,不過的確會互相影響。
方法二:避免咖啡因和酒類
學理來說,耳朵若局部循環不佳,廢棄物無法順利排出,容易造成耳鳴,咖啡因會使得血管收縮,進而影響耳朵的末梢循環;酒精已知具神經毒性,影響聽神經也會造成耳鳴。因此,避免這兩類刺激物,也能緩解部分耳鳴患者的不適。
方法三:預防感冒
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聽覺損失,初期徵兆就是以耳鳴為表現,導致耳中風的因素眾多,最常見就是感冒病毒引起,因此治療感冒、預防一再感冒,也有改善效果。
力博宏醫師提醒,耳鳴不好治療、但也不能輕忽,尤其是單側耳鳴,務必檢查以排除罹患鼻咽癌或聽神經瘤的可能性。此外,追蹤的過程中,若突然耳鳴聲變大、或感覺自己的聽力變差,顯示症狀可能惡化,應立即回診檢查。

戴耳塞式耳機 多咀嚼可助釋放音壓
廣播人睡眠呼吸中止症 止鼾支架有解
飆歌前先暖身!小心海豚音反「鎖喉」
護理女神猝死,黃明志疑搜出「愛他死」!楊聰財醫師:「愛他死」4大致命風險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今年流感病毒株大魔王是誰?什麼是流感三部曲?「流感重症OUT!」衛教開跑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