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持續飆高溫,如同烤番薯,熱傷害案例更是扶搖直上!根據衛福部統計,光是今年7月1到9日,全台熱傷害就診人次高達274人次;熱傷害有4大症狀,其中最需要小心的是中暑,恐引發休克奪命。中醫師表示,中暑分為陽暑與陰暑,但是無論陽暑、陰暑,一旦有中暑症狀,必需掌握3重點,以及消暑可以按壓3大穴位。
熱傷害常見4大症狀,最需小心是中暑
常見的熱傷害包含熱痙攣、熱昏厥、熱衰竭和中暑,其中以中暑是最需要小心的症狀,若不盡速處理可能會引發休克、心臟衰竭、心跳停止、多重器官衰竭、橫紋肌溶解、瀰散性血管內凝血等致命的併發症,甚至死亡。,中暑患者的死亡機率約為30%-80%。
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
周大翔中醫師表示,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陽暑多發生於在室外太陽曝曬及高溫環境中時間過長,持續大量流汗及大量流失體內電解質後,導致身體散熱不及和電解質失衡,產生身體發熱、汗多不止、頭暈、嘔吐、口渴不止等症狀;陰暑則是因為溫度急遽改變,造成體溫調節系統跟不上外界變化,常發生於突然從高溫室外進入冷氣房內,或流汗後沒有快速擦乾而吹風,皮膚毛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導致體內熱沒有出路排出體外,持續在體內悶燒,產生身體烘熱或忽冷忽熱、汗不出、頭重脹、噁心想吐,甚至明顯腸胃痞悶感。
有中暑症狀,注意以下3重點
無論陽暑、陰暑,一旦有中暑症狀,請掌握以下3重點:
1.有效散熱及降溫
中暑急性期最重要需要先避免持續暴露於室外太陽及高溫環境中,保持通風及呼吸順暢,適度用涼毛巾對頭、頸、面部敷貼做降溫,狀態較穩定以後,可尋求中醫師做刮痧及清暑熱、益氣生津中藥等,做進一步疏散體內代謝不佳的餘熱
2.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存津液
穩定身體溫度不再持續升高後,身體需要補充過度流失的水分跟電解質,體溫過高時身體會利用排汗將毛孔打開,作為散熱機制,因此適當補回水分除了可以進一步穩定體溫外,也避免血液濃稠度過高,進而心跳及血液循環加快,心肺負荷上升,血壓隨之起伏,血脂血糖穩定度下降,血管壁發炎反應加重,甚至因為熱代謝不良更容易造成神經興奮性上升,容易讓患有三高疾病及心臟疾病患者身體狀態起伏過大。
3.理氣醒腦安神
穩定了基本生理機制運作後,中醫強調氣血平衡及氣機通暢,透過刮痧、穴位刺激針法補瀉、中藥藥性引導臟腑氣血平衡、及灸療等,可以有效恢復中暑後頭暈、昏脹、視物模糊、注意力下降、腸胃不適等症狀。
消暑必按3大穴位
除了需要注意以上3點之外,周大翔中醫師也提醒,消暑可以按壓以下3大穴位:
1.印堂穴
屬於經外奇穴,位於額部兩眉頭中間,主治頭痛、眩暈、耳目混濁不清、失眠、高血壓等,中暑時甚至在此穴會容易掐捏出紅腫狀的熱邪表現,反覆揉壓疏散積聚局部的熱,可以有效緩解頭部症狀
2.百會穴
屬督脈,位於頭頂正中央,從兩耳到頭頂畫一條線,再從兩眉中央往頭頂畫一條線,兩條線的交接點就是百會穴。具有助眠、安神、緩解疲勞、調整自律神經平衡及改善氣血循環等功效。
3.太陽穴
屬於經外奇穴,位於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可治療頭痛、偏頭痛、眼睛疲勞、腦部循環不良等症狀。
中醫認為,「頭是諸陽之會」,頭頂有大量的血管、神經通過,中暑後循環按摩此3大穴位,有助於恢復精力、化解身體疲勞、預防頭暈、促進新陳代謝,尤其因為天氣炎熱,耗損過多津液中暑導致頭目神昏時,先靜下來按壓此三穴5~10分鐘,調整呼吸配服適量溫水後,在進一步尋求中醫師治療體內代謝不良的熱症及氣血失衡等問題。
另外,消暑也推薦飲用以下茶飲,大家不妨動手做:
解暑茶飲
材料:薄荷4g、荊芥4g、陳皮2g、麥芽3g、荷葉2g、菊花3g、甘草1片、梅子1顆、蜂蜜1湯匙。
做法:泡入300cc~500cc熱水中,悶約15~30分鐘即可飲用。
清熱飲品勿過量,解暑仍需顧腸胃
周大翔中醫師表示,中暑急性期,除了基本降溫法及補充水分電解質外,民間常見的清熱型飲品,如青草茶、仙草、椰子水、西瓜汁、夏季水果冷飲等,都能幫助清除體內代謝不良的火氣。提醒,清熱飲品及水果適量補充即可,連續飲用可能傷及腸胃循環系統,造成腹痛、腹瀉及體內濕氣代謝能力下降,甚至進一步影響到下腹腔及生殖系統循環,女性容易產生婦科疾患、經痛、白帶、月經不調等。
若有陰暑或腸胃症狀,適量時機可以使用「生薑」來做緩解,生薑溫胃功能除了恢復消化機能循環外,還可以適時打開因溫度急遽改變而被強迫閉合的毛孔,適量微微發汗,透過發汗散除表淺層體熱,若有深層熱無法及時代謝完整,建議進一步諮詢中醫師診斷做體質調理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