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即將到來,晚上開始略帶涼意,皮膚遇到換季時,可能會加重敏感性。尤其原本即有敏感肌困擾的人,此時會出現的臨床狀況包括,臉部易灼熱發紅、發癢刺痛、皮膚乾燥緊繃脫屑,或粗糙、毛孔粗大、血管增生等。
根據2019尼爾森的調查指出,台灣有7成的人屬於敏感性肌膚,其中有4成是中度或重度敏感,而女性占比高達70%,現在就連男性敏感肌的狀況也在持續增加當中。
皮膚進入敏感初期,進行皮膚調理回復健康狀態
「敏感肌」指的是肌膚長期處於脆弱又容易被刺激,一種「膚況不穩定」的皮膚慢性發炎狀況,而慢性發炎會加速皮膚的老化、影響皮脂腺的分泌,初期會有油水不平衡比如:外油內乾或內油外乾、怎麼擦保養品都不對的現象,這就是皮膚進入敏感的初期,必須將皮膚調理回復健康的狀態才能改善。
皮膚科吳柏毅醫師提醒,皮膚處於敏感的時刻,最好減少保養程序,進行溫和保濕、提供所需養分,有助穩定膚況。對於敏感肌保養常見以下3大迷思,可能是造成敏感肌惡化的元凶:
迷思一:保養品愈香愈好?
價格迷思-以為使用昂貴又功能性強的保養品能讓皮膚更好
保養品要盡量避免過多添加物,盡量選用無香精、非化學性抗菌劑與防腐劑的產品,減輕肌膚的負擔。
迷思二:保養品效果愈快愈好?
保養品使用後馬上有效果,不一定就好,小心是不當成分所呈現的假象。市面上很多保養品為了讓功效明顯又快速,往往會添加激素、類固醇等成分,以及強化美白效果的重金屬等等,長期使用下來反而造成皮膚慢性發炎的狀況,嚴重還會引發過敏。
迷思三:皮膚過敏拿藥來擦就好?
皮膚過敏時,藥物只是減緩急性症狀,治標不治本,改善敏感肌狀況一定要從「調理皮膚」開始做起。
改善敏感肌必須從保養下手,好好調理皮膚才是根本之道。吳柏毅醫師表示,平時要做好清潔、保養、防曬三大步驟,而對於處在慢性發炎的肌膚,應該選擇敏感肌專用保養品,剔除容易造成過敏的成分,減少皮膚的負擔。必要時可找醫師配合敏感肌的皮膚調理,或注射可舒緩、抑制發炎的雷射,如虹彩光、染料雷射等,讓皮膚處於較好的狀態加速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