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病毒,在廁所周邊物件表面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一般住宅的641個不同的環境採檢,發現如果有COVID-19的患者,使用廁所時,廁所馬桶附近的地點,都會被病毒污染!其中病毒呈現陽性,最嚴重的物件,就是:
1馬桶(50%)
2再來才是水槽/水龍頭/淋浴(40%)
3.最後才是廁所地板(10%)
你上厠所,可以避免COVID-19病毒傳播,只要遵守幾項規則:
D.你上廁所這樣做,避免病毒傳播
1.儘量不要上公共廁所
在社區感染大爆發中,我們都不會想去用公共廁所!記得出門前,先在家裡解決自己的排泄問題!如果出外,忽然有內急,真的忍不住,一定要遵守防疫規定:
2.廁所內,持續戴上口罩
你進入廁所,即使是家中廁所,你是可以「戴口罩 」,因為從馬桶衝出的病毒糞顆粒,仍然可以會被自己的口罩阻擋在外,不會直接吸入鼻孔的。更何況,你真的也不知道,前面一個人的糞尿中有COVID-19病毒呢。
3.在 「沖水前,先放下馬桶蓋」
基本上,這可以減少廁所內病毒飛沫從糞池噴出的濃度。
4.使用前,你也可 「清潔馬桶座圈」
因為漂浮的病毒顆粒,可能已經沉澱在馬桶座圈的表面上。
5.上完廁所仔細用「肥皂洗手」
廁所的冲水按鈕、牆壁、天花板、廁所門、門把、水龍頭,可能存在病毒顆粒沉積表面,你記得上完廁所後,請仔細用「肥皂洗手」,別忘了,也要把手 「 擦乾」 後,才能離開廁所。
請堅持以上的幾個方式進行,你就可以安心,舒服的上廁所了。

《懶人包》防omicron感染,第三劑打哪支保護力最好?7大Q&A一次看懂
憂升三級警戒,不能好好過年?3位專家曝:這些數字與情况增加恐有風險
年糕、臘肉、開心果,甲狀腺患能吃嗎?中醫: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這樣吃,健康過好年
臺灣HIV感染者逾3萬6千人!終結愛滋不只靠藥物,醫病共享決策是HIV照護新潮流
長庚醫療榮獲衛福部社研卓越獎!以科研實力、人才深耕與公益使命奠定醫療典範
心搏過緩治療新紀元!全台首度導入「雙腔無導線心律調節器」具3大突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