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第一件事情,你會做什麼?拿起床頭的手機,確認Line訊息或Facebook、IG、Twitter等社群媒體,又或者,先打開公司Email信箱,確認今天的代辦事項等,今天,又是被迫提早營業的一天。
科技快速進步的現在,人們享有便利性,卻也不知不覺地被迫加快生活步調。而且,面對五花八門的3C產品,幾乎每個人都人手一機,甚至只要手機一離身,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數位監控與加速生活的難題
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曹家榮在《數位監控:我們如何拿回均衡的科技生活》導讀中提到,數位科技的進步,面對的不僅是「加速」可能導致的生活步調失序、混亂、疏離與不平等問題,如同兩位作者羅布‧基欽(Rob Kitchin)、阿里斯泰爾‧弗瑞瑟(Alistair Fraser)在書中的主張,我們的數位生活實際上面對的是「加速」與「監控」交織而成的困境。
這本書前三章說明當代數位生活所面對的難題,例如「加速生活」中,最關鍵的問題是數位科技普及後,形塑成不斷向我們索求連結(我們也不斷渴望連結)的環境。在「監控」議題上,則是關於隱私侵犯與個人數據資料「掠奪」的問題。曹家榮認為,雖然兩位作者用了相對中性的「提取」一詞,但實際上我們的生活被Facebook、Google、Apple等大企業開發的各種產品無形制約,猶如被「龐然巨獸」掠奪了人類對生活的主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