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房与左心室中间相隔的瓣膜是「僧帽瓣」,顾名思义其形状就像西方僧侣的高帽而名,它的功能为控制着血流朝单一方向行进。退化性僧帽瓣逆流主要影响约2%人口盛行于老人男女比例类似,随年龄增长而加速退化,于65岁后比例增加,在高龄社会的盛行率更高也是心衰竭致死原因之一。
最常见原因是瓣叶脱垂或腱索断裂,导致瓣叶叠合面积不足造成漏孔逆流,因长期的容积过量形成扩大型心室肥厚,随时间益发加重左心室左心房扩大,续发心房颤动或肺高压,若不及时矫正严重甚至猝死。退化性僧帽瓣逆流症状因病程进展缓慢,初始只是轻微活动觉得易喘容易心悸心跳加速,长期造成左心室肥后收缩功能逐渐衰退,当症状明显不适如气促端坐呼吸等重度预后更差,在心脏超音波不普及的地区会低估罹病比例,故提高诊断率为公卫当务之急。因此提早诊断并积极手术治疗是当前公卫当务之急。
僧帽瓣结构
从解剖上来看僧帽瓣是个连动复合结构,由瓣环、瓣叶、腱索、乳头肌四个成分组成(如图一)。在收缩周期及舒张周期各司其职使血液行进维持同一顺向,在收缩周期主动脉瓣开启将血液挤压至主动脉,僧帽瓣闭合而不会逆流至左心房。于舒张周期主动脉闭合主动脉血不会逆流,僧帽瓣开启左心房的血填充至左心室。以下就各结构关系解释(如图二),瓣环是围绕着瓣叶的弹性纤维组织,前环与主动脉环相接壤,后环与冠动脉左回旋枝及冠静脉窦接壤具有缩张功能,可控制左心房出口面积。前环较短后环较长,收缩期后环向前收缩聚拢,形成前后轴高左右低的马鞍形立体结构如图三),并使开口缩小降低结构面应力,舒张期后环放松成平面,开口扩大以利舒张周期左心房填充血流至左心室。瓣叶分成前叶与后叶,前叶的活动似导流板在收缩期及舒张期导引血流方向,而且因后瓣环的主动收缩,使后叶主动向前叠合前叶致叶面紧贴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