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高一的「青青」最近耳朵「常聽到自己講話回音」、「感覺悶悶的」,甚至懷疑「聽力退步」,做完聽力檢查後卻無任何異常,不過醫師發現她裝了牙齒矯正器,因此體重激瘦4公斤,研判應是短時間體重減少,導致負責耳咽管關閉的脂肪墊流失,造成耳中壓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開放症」,建議增加體重後症狀就會好轉。
「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為調節耳膜內壓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長田輝勣表示,「耳咽管」是連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為調節耳膜內壓力,類似一個活門,正常靜止下會處於關閉狀態,當需要調節耳壓時,人體會透過吞嚥、打呵欠等動作,暫時打開耳咽管,將空氣從鼻腔送入耳朵內以平衡內外壓力,關閉時可避免來自鼻咽腔的細菌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
*「耳咽管開放症」引起原因:懷孕、甲狀腺亢進、過度減肥等 *
但田輝勣醫師指出,成人耳咽管長度僅約3.5公分,包括懷孕、甲狀腺亢進、過度減肥或其他原因體重下降太快,就會影響耳咽管關閉,產生「耳咽管開放症」,除了感覺耳朵悶悶的,也會聽到耳鳴聲或者自己呼吸心跳,甚至覺得聽力變差、頭暈與頭痛等症狀。
女學生起初反映症狀包括上課聽不清楚、耳朵內有空氣流動的聲音,以及自從裝上牙齒矯正器後,聽力退步變得更加明顯,細問之下,發現三個月前她才裝上矯正器,之後因咀嚼困難,每天進食量大減,體重一度降了4公斤,因而研判應該是短時間激瘦所引起的「耳咽管開放症」。
田輝勣醫師建議,只要穩定進食逐漸恢復體重,聽力狀況就會大幅改善,也可以選擇平躺或彎腰低頭快速緩解症狀,但若症狀持續且嚴重,則必須考慮經鼻內視鏡耳咽管開口玻尿酸注射,也提醒患有耳咽管開放症的民眾可以多喝水,保持鼻腔內的黏膜適當濕潤,減少耳咽管漏氣風險。

自律神經失調10大高風險,中了嗎?10要訣遠離交感、副交感神經「翹翹板」失衡
剪去壞指甲,就能避免灰指甲蔓延?一次破解灰指甲7大迷思,原來指甲也可矯正
提升免疫系統,對抗細菌病毒入侵!營養師:必補維生素C、維生素D、鋅硒防護
少子化衝擊,血液存量面臨挑戰!新版「捐血者健康標準」擴大捐血族群
糖胖症僅控糖減重還不夠,器官保護不可少!「診間4問」啟動心腎體重全面保護
全台首例!「子宮轉置手術」為直腸癌女患者保留生育希望,成果登國際期刊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