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类型的精油吸收途径里,应用在皮肤上是十分常见的方式,精油的皮肤安全性相关议题,应是所有安全考量中最重要的一种。矛盾的资讯、有问题的测试方法、皮肤反应的不确定性,以及皮肤外用方式是否符合治疗目标,这些因素都导致皮肤外用成为安全性最复杂,也最困难的精油使用途径。
皮肤外用途径的精油安全性,有三个面向的考量:皮肤刺激性、致敏性、光敏性。如能选择适当的精油,经过适当的稀释,以适当的频率应用在适当的部位,皮肤外用的精油吸收途径,通常不会造成任何伤害。若有任何一种皮肤不适的情况发生,皆会造成皮肤的发炎反应,不管是哪一种不适症状,处理方式大同小异。首先,要避免再接触造成危害的精油。再来,要使用抗发炎的配方,以降低发炎和刺激反应与加速修复。有效的发炎修复产品有芦荟胶、玫瑰或薰衣草纯露、黑种草籽油、琼崖海棠油、MSM 有机硫霜或乳液(二甲基Methylsulfonylmethane,简称为有机硫)。
皮肤刺激性
已知某些精油接触皮肤后会产生刺激性,严重程度取决于使用精油的浓度或稀释程度。一旦接触,刺激反应很快会在施用部位出现,反应有可能是轻微、中度到相当严重。皮肤敏感的人,更容易体验到精油产生的刺激性,在一般的美妆保养品中,常常可以见到精油成份。对这些人来说,一定要记得,即使是那些一般被认为只有轻微皮肤刺激性的精油,也可能会造成中度或严重的刺激感。此外,任何对精油的化学成份改造,也可能增加皮肤刺激性,或者让皮肤刺激的原因模糊难辨。在皮肤上使用舒缓性的抗发炎产品,通常可以加速缓解局部发炎或刺激的症状。尽管许多精油被认为不具皮肤刺激性,但以下几种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皮肤或黏膜刺激。
有轻微皮肤刺激性的精油
轻微刺激性的精油在皮肤上使用时,应谨慎为之。首次使用时,应该在某些容易起反应的区域,进行贴皮测试确认后,再稀释至6% 以下使用。
•冷杉类精油(如西伯利亚冷杉、银枞等)、云杉类精油(如黑云杉、铁杉等),以及所有的丝柏和杜松浆果此类富含单萜烯的精油。这些精油氧化后的衍生物,也就是各种过氧化物和环氧化物,是产生皮肤刺激性的原因。精油的氧化通常会在储存过程中产生,但发生的机率不到1%。
•薄荷醇含量高的欧薄荷与玉米薄荷精油,高浓度时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皮肤刺激。
•由于内含高比例酚醚同基的甲基蒌叶酚,热带罗勒精油、龙艾精油也有轻微的皮肤刺激性。
•若为标准化的工业用精油,而不是单纯冷压萃取的柑橘果皮类精油,如柠檬、葡萄柚,也可能有一点轻微皮肤刺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