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会老化,口腔也会衰老!如果经常感到口渴、饮食容易呛到、口齿不清勿轻忽,医师提醒,可能是口腔衰弱的征兆。医师表示,「口腔衰弱症」是普遍长者容易面临的疾病,许多长者可能因为轻忽引发严重的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为呼吁民众重视口腔衰老预防的议题,台北医学大学口腔医学院与日本广岛大学口腔保健疫学科,日前举办「国际高龄口腔照护AR/VR工作坊」,由内藤教授主讲口腔衰老症的症状与日本的预防介入措施,并由资深齿科卫生士大津朱里分享日本口腔健康照护的方法与实务操作;北医大口腔医学院同时会透过完整的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 AR)及虚拟实境(Virtual Reality,VR)教室,模拟训练照顾者为长者进行口腔照护并可评分口腔清洁技术。
65岁长者每10人就有1人患有轻度以上吞咽障碍,小心口腔开始弱化的征兆
根据国健署统计,台湾65岁长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患有轻度以上吞咽障碍,北医大口腔卫生学系主任周幸华指出,随着年龄增长,口腔肌肉群及吞咽肌肉群也会衰老,一般平均40岁以后会开始退化,而通常口腔开始弱化都是容易忽略的小状况,例如经常感到口渴、饮食容易噎到、呛到,或用餐时饭菜掉满桌、口臭变严重,甚至口齿不清等。民众可能以为是一时不小心,殊不知可能是口腔开始弱化的征兆,而美、日等国对于口腔衰老的预防及照护机制相较于台湾成熟许多,值得借镜。
牙齿脱落、牙周病、龋齿、吞咽肌失能等,都与口腔衰弱症相关
北医大口卫系助理教授刘如芳强调,民众的牙齿脱落、牙周病、龋齿、吞咽肌失能等问题,都与口腔衰弱症相关,一时不察可能因此引发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而肺炎已常年名列国人十大死因,其中吸入性肺炎更是常见病因,民众在饮食时呛到,口咽分泌物流到气管,导致病菌侵犯肺部进而引发肺炎也不少见,但事实上,只要避免口腔衰弱症就可大幅降低风险。
周幸华主任表示,缺乏照护的口腔会有口臭、舌苔厚等情形,许多民众还有唾液分泌很少的问题,牙齿所剩无几还无法使用,但事实上,这些都可透过及早且良好的口腔照护避免;北医大口腔医学院院长郑信忠强调,要恢复口腔机能,必须进行口肌肉、咳嗽、吞咽及发声训练,而治疗口腔的成本,除了动辄数十万元的假牙、牙套,另外还有口腔润湿、清洁等医材都不便宜,因此也呼吁民众,口腔有问题及早就医,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北医大建置国际高龄口腔照护AR/VR工作坊
根据国外研究指出,高龄者的吞咽障碍比例,在居家社区达10%,一般医院达12~20%,而在护理之家等长照机构更高达5成的长者都有吞咽困难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皆可透过及早治疗避免。郑信忠院长指出,北医大口腔医学院建置全台最完整的AR及VR教室,在工作坊示范如何透过AR及VR训练学员照护民众的口腔卫生,包括刷牙、摆位,以及避免呛咳等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