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10/1 上午 09:19:06

一換季就腹瀉、焦躁、食慾差?中醫教你一年四季「這樣吃」,幫助養生、護脾胃

(關鍵字: 腹瀉 , 中醫 , 養生 , 脾胃 , 換季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及資深醫藥記者王瑞玲共同出版《讓腸胃動起來 》(時報出版)一書,希望透過這本書,教讀者如何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觀察日常生活中腸胃的各類問題,繼而透過中醫的方劑、按摩、食補、中藥茶飲等方式,讓腸胃重新活躍起來,回到正常的功能!

郭大維說,中醫的時間醫學強調要順應四時養生,也就是利用季節性養生大法,來順應身體機能四季變化,當然脾胃疾病發生的時間也不例外!

在門診中就有遇過一名女性的脾胃病患者,都是在每年的特定季節現身,我都跟她開玩笑說:「我們是牛郎與織女,一年就這些日子可以見面。」她每到夏天食慾就變差、體重變輕,甚至還會精神不濟。也遇過一名年輕的女患者,只要一換季腹瀉就會發作,每逢季節轉換時症狀都會加重,簡直比氣象報告還要準。

四季容易造成脾胃病的原因

〔春季〕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中醫認為春天屬「肝」。此時肝火旺盛,容易有鬱結不舒、容易焦躁、易怒的現象產生,主要原因在於中醫五行學說的「木剋土」(中醫五行:木屬肝,火屬心,土屬脾,金屬肺),所以春天時,脾胃就容易變成肝的「受氣包」。

當肝太旺時,連帶著脾胃就會受到影響,造成脾虛。此外,胃出血、消化性潰瘍也最容易在春天發病或症狀加重。飲食建議:以健脾和胃為主。飲食上可以多攝取小米、玉米、糙米。

〔夏季〕

台灣的夏季氣候潮濕悶熱,同時也是腸胃病的好發季節,這個時候細菌繁殖速度非常快,所以食物很容易腐敗或變質。

此外,由於天氣悶熱,很多人喜歡吃冰冷食物、飲品來消暑,但食用過量容易傷脾而導致「脾失健運」,脾的運輸消化功能失常,稍不注意就容易發生腹瀉、腹痛的情形。

症狀輕微者,出現腹鳴、腸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則面黃肌瘦、四肢無力,甚至四肢水腫的情形。飲食建議:夏季飲食以健脾利濕為主,可以多補充山藥、白扁豆、蓮子、薏仁。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