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書《林姓主婦的家務事4: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中除了收錄林姓主婦研發一系列省時省力、大人小孩都愛吃的一條龍料理食譜外,更透過一路走來兩寶副食品的經驗分享,和新手爸媽和二寶家庭一起重建製作副食品的觀念與邏輯!
Q食材要測試幾天,才可以排除過敏可能?
撇開各種派別作法上的種種不同,我自己認為最苦惱的是食材到底要測試幾天?傳統的說法是同一個食材要測試7天,最少3天,確認沒過敏才能放行。但黃瑽寧醫師近年推廣的少量多樣化則是徹底翻轉這個觀念,讓媽媽們開始在新舊觀念間產生拉扯。
黃瑽寧醫師說,寶寶4到9個月時,是透過食物去訓練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期,能接觸到越多天然食材,上越多免疫課,長大後反而比較不會容易過敏。
基於這個理論,寶寶吃的進度不再受限於7天或3天一食材,而是有什麼新鮮、天然、調味清淡、口感合適的食物(但蜂蜜一歲前絕對母湯喔,堅果類因為太硬也不可以),都可以「少量」給寶寶嘗試。因為量少,就算過敏也不至於太劇烈。黃醫師同時提醒,對過敏反應抓大放小即可,不需要過度緊張。
我雖然不是緊張型的媽媽,也養到第二隻了,但初期還是會怕不小心害弟弟過敏,因為也不知道他體質怎麼樣。而且黃醫師好像走得有點前面齁,我實際上遇到的小兒科醫師或是皮膚科醫師,都還是跟我衛教傳統的觀念,讓我覺得好想親自去跟黃瑽寧醫師談心聊聊喔。(人家沒空!)
有次帶弟弟打預防針時,我思緒實在太混亂了,就跟醫生苦笑說,說法好多種喔,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那位醫生的答覆,讓我茅塞頓開。
她說:「其實副食品怎麼給,也要看家長個性跟寶寶體質。有的家長比較有冒險犯難的精神,覺得多給小孩嘗試沒關係,起點小疹子也不會太過緊張,那進度就可以快一點。有的家長個性謹慎,或是家裡有明顯的過敏體質,那就用保守點的進度,他們會比較安心。」
醫生的回答給我的啟發是,副食品怎麼給是有彈性的,不需要太死守某個作法。
採取順其自然、隨機應變、膽大心細的態度
如果你跟我一樣,內心認同黃瑽寧派,覺得讓小孩儘早吃到多種食物很好,但是又覺得讀到的相關文章或是醫師都不是這樣衛教而躊躇不前,那初期保守一點沒關係,媽媽放心也很重要。
如果吃了幾週,都沒出現明顯過敏反應,不妨開始加快進程、讓寶寶接觸更多種食材,不但免疫耐受性會更好,副食品營養會更豐富、口味能做出更多變化,還能更順利達到一歲起開始跟大人共食、從副食品畢業的目標。
之所以要寫這一大段心路歷程,是因為一定會有媽媽問我「食譜裡的XXX多大可以吃?」「寶寶吃○○○不會過敏嗎?」。如前述,每個小孩吃的進度不同,沒有絕對的答案,黃瑽寧醫師也不再建議一個必然的順序。
至於吃○○○會不會過敏,就是吃了才知道,高敏食材不代表吃了就一定會過敏,低敏食材也不代表吃了保證沒事,擔心的話,少量給予、淺嚐一兩小口即可。
我最後到底怎麼做呢?初期我一天給一種新食材,以米、根莖蔬菜類為主,這是我覺得不會太快也不會太慢的步調。大概1個月後,我看弟弟好像不太會過敏,就開始變大膽,覺得OK的食材我都會讓他嘗試。肉跟蛋我是等他6個月正式開始給。簡而言之,就是順其自然、隨機應變、膽大心細。
◎為避免寶寶過敏的副食品給法
Q副食品到底能不能調味?
我很喜歡上IG看日本媽媽的副食品紀錄,不得不說她們在料理上的丁金程度真的不是蓋的,從菜色變化、擺盤美感到拍照氛圍都是出書等級,而且一個比一個還拚。明明是要做給腦袋尚未開化的嬰兒吃,有的媽媽還會花時間剪海苔跟紅蘿蔔,做成卡通人物的造型,看得我瞠目結舌,覺得這些媽媽是否半夜都不睡覺在那邊剪海苔。
在讚嘆日本媽媽之強大的同時,我注意到有個跟台灣副食品文化差異很大點,就是她們似乎不避諱在一歲前讓寶寶吃有調味的東西。至少我發摟的那些媽媽,醬油、味噌、鹽巴甚至番茄醬都曾用過。我相信量不多,提個味而已,但光這樣加幾囌囌,對台灣媽媽而言就是極大忌諱,萬萬母湯。
會有這樣的觀念,是因為寶寶一歲前的肝跟腎尚在發育,吃到含納的調味料怕會凍美條,所以非常多媽媽執著於副食品不調味,而且能堅持到多大就多大。
但這個觀念近年也被黃瑽寧醫師推翻了,他強調少許調味不但會增加寶寶食慾,也不至於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請媽媽們不要如此聞鹽色變,大可放心讓寶寶跟著大人一起清淡吃。
無需把調味視為絕不可跨越的界線
那我呢,我調不調味?
其實我做的副食品,也不調味,因為我對於食材的搭配與運用有豐富的經驗,知道如何靠食材天然的味道,搭配烹調技巧,讓食物不調味也有滋有味,至少弟弟吃得很開心。所以我絕對不給弟弟吃有調味的食物嗎?也不是。
先說,當年我也跟眾多新手媽媽一樣,對於調味的態度非常保守。哥哥如果想吃我們的食物,我幾乎不會放行。帶哥哥出門一定會自備副食品,不敢貿然給他嘗試外頭的食物。就結果而言,哥哥基本上只肯也只能吃我煮給他的食物。
我一路嚴守不調味的原則到哥哥至少一歲,但當他緊接著進入厭食期時,挑食得一塌糊塗。在家就吃得零零落落了,在外更是什麼都不願意吃,這讓我們出門或旅行時非常苦惱。
回想起來,我認為這跟我太堅持不能吃有調味的食物,不敢讓他嚐鮮多少有點關聯,我把他嘗試新食物的膽子越養越小,他的食物舒適圈因為我的諸多執念,被限縮在一個特定的範圍。
有著哥哥的前車之鑑,弟弟就完全不是這樣養了。我弄給弟弟的不會刻意調味,但其他食物,無論是在家或是外食,只要清淡的原型食物,他有興趣的話都會讓他吃,藉此拓寬他對食物的認識。我不再把調味視為絕對不可跨越的界線,而是放寬心找到讓我與弟弟都很自在的彈性。
所以啊,不需要連輕調味的食物也視為毒蛇猛獸,小孩越大越有主見,嘴巴只會越閉越緊,肯張嘴討吃的時光要把握啊∼而且如果寶寶已經厭食,那更是要放下執念,打開心胸讓寶寶吃點有味道的東西,加點調味就能讓三口組變成十三口組的話,不是很值得嗎?很多媽媽不懂為什麼小孩那麼不愛吃,其實就是太難吃啦。
◎一歲前,給不給調味食物?
Q我寶寶X個月大,現在一餐大概吃XX毫升,請問這樣夠嗎?這樣算吃得好嗎?
主婦答:
一般媽媽在討論寶寶吃副食品的狀況時,會用吃幾毫升作為吃得好不好的判斷基準。我們先來想想,究竟怎樣叫做「吃得好」吧!
哥哥時期,我也跟眾多媽媽一樣,把寶寶粥的毫升(ml)數視為他吃不吃得好的主要指標。從這個標準看來,當時他確實算吃得不錯,中後期每餐可以吃個250毫升吧,我還為此頗為得意,畢竟他是個瘦寶。
但用一條龍的作法餵養弟弟的過程中,我回頭看哥哥當年所謂的「吃得好」,以及想到他一歲後顯現出來的種種飲食問題,突然發現好像不是那麼一回事。
現在的我,對於寶寶怎樣才算吃得好,有了更深的體悟。我認為,吃的量只是其中一點,吃的營養豐富度、對原型食物接受的廣度,以及是否有循序漸進增強咀嚼吞嚥能力,才是家長更應該關注的重點。
小花一餐吃300毫升的寶寶粥,但裡面只有一點碎肉跟青菜,而且口感稀糊;小晴雖然食量普通,但一餐裡會直接吃到多樣原型食物,整體而言,小晴所獲得的營養絕對是比較豐富,培養出來的飲食習慣也能帶給她更長遠且正面的影響。
所以光看副食品的毫升數,是無法完整反映出小孩吃的狀況的,更何況水分多寡也會影響 毫升數呈現。200毫升的五倍粥跟200毫升的三倍粥意義當然不同,而不同食材所帶來的飽足感也大不相同。媽媽們在那邊比來比去,其實沒有個比較基準,說穿了根本不知道是在比什麼。
我希望藉由這個討論,能讓家長放下對於ml數的執著,轉移到對的方向去努力。不然從當媽第一天起就被自己擠出來跟小孩喝進去的ml數給逼死,之後又被寶寶副食品的ml數糾纏,整天ml來ml去的,日子要怎ml過下去(好爛的諧音梗)!
像弟弟,一餐之中可能吃了一碗洋蔥肉末拌飯+一塊紅蘿蔔煎蛋+一塊鯖魚+一小盤青菜。後面那串固體食物很難估算量,我也不會刻意去計算,心情反而輕鬆無比。我很自然地更留意他吃到的營養廣度,以及他吃到的型態(就是我一直強調的不要都混在一起啦),更勝於量。
至於寶寶有沒有吃夠,其實他們當下就會告訴你,吃夠了就會開始撇頭、揉臉裝累(但改給米餅的話又會瞬間活過來呢)、用舌頭把食物頂出來、玩跟丟食物(也就是媽媽開始倒抽一口氣的那個moment)。說真的其實媽媽都知道小孩不想吃了,只是還是會想多拗幾口。
反之,如果寶寶還想吃,媽媽也一定能感覺得到(而且少來啦,十個媽媽十一個會準備太多,很少媽媽在那邊不夠的)。再來就是觀察長睡眠的狀況,如果都能順利入睡,也睡得安穩,那就代表他一整天攝取的熱量對他而言是足夠的。最後就是看生長曲線,有大致維持住就不用太擔心。
◎怎麼判斷副食品吃得好不好?
本文選自三采文化《林姓主婦的家務事4:一條龍餐桌,從家庭料理到副食品【觀念重建篇+美味料理篇】》一書/林姓主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