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感離婚家庭中長大的孩子還會經歷另一種痛苦,就是外表形象與內心不一致。熙善的家庭看起來很美滿,父親是高階公務員、母親又是教師,熙善自己則很早就懂事、書又唸得好、朋友也多,怎麼看都是模範女兒,所以周遭人都很羨慕熙善的家。
迴避型人格特質的挫折
尤其是在與父母漸起衝突的青少年階段,朋友們都羨慕善熙很有福氣,總是正大光明地羨慕或嫉妒她。但事實上熙善的家不幸福也不快樂,父母完全沒有誠實地顯露情感,不哭也不笑,也就沒有生氣又和好情況,甚至連承擔細微負面情緒的能力都付之闕如,這也導致熙善所說的,她從國中開始在人際上就感到困難。
內心與外表形象截然不同的人,其實會相當在意周遭的評價,認為要是其他人知道真實的自己就會討厭,尤其身為看似忙碌辛苦父母的子女,極力隱藏自己的情緒,更是對自己越來越嚴格,在意別人的負面評價,所以寧願不與任何人糾纏,獨自一人或是當個無存在感的人。大學一個人的生活雖然寂寞,但不知不覺地已熟悉這種寂寞。
中學時的善熙會因為他人的負面評價而敏感畏縮,但為什麼到了高中就突然變成酷女呢?箇中原因是搬家。國中畢業後全家搬到另一個地區,所以高中就讀的學校沒有一個認識的朋友,又因為外貌端正、成績又好,同班同學都注意到熙善,雖說她難以與陌生人建立關係,但因為恐懼他們的負面評價,所以不會表露出負面情緒。
她將自己的心情與想法隱藏起來,朋友則因為熙善與一般女高生不太相同,進而覺得新鮮而喜歡她。或許熙善的人生中就屬高中階段的樣貌最為特別,進入大學所發生的人際問題,若對照國中時期的她,就顯得理所當然了。
她在情感上畏縮、敏感於他人的負面評價,因此會與他人保持距離,要是遇有衝突發生時就會想迴避逃跑,這在心理學上稱為「迴避型人格」( avoidant personality)。
雖說她目前的狀態尚未到達診斷為障礙( disorder)的嚴重程度,但若持續下去就難說了,因此必須快點讓熙善脫離隱藏自己情緒、敏感於他人的負面評價而迴避人群的心理狀態。
做自己的心理師
「迴避型人格障礙」自我檢測
因害怕他人可能拒絕自己的不安感,而出現社會人際關係的抑制與不適應,對他人評價異常敏感等,多數從青少年階段開始。
只要滿足下列其中的4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障礙─
1.無法接受批評、拒絕與不認可,會迴避與人見面、相處的活動。
2.不確定對方是否喜歡自己時,會迴避與其建立關係。
3.深怕感到羞愧或驚慌,除了親近的人之外不與任何人見面。
4.執著又敏感於成為社會人際批評或是拒絕的對象。
5.因為不適感而導致難以建立新的人際關係。
6.因為不適應社會、缺乏個人魅力而有自卑感。
7.怕給人較慌張的形象,因此欠缺面對新事物或承擔個人風險的能力。
本文出自方言文化《我已經忍你很久了!:學會剛剛好的生氣!八個真實故事讓你找回自我,不爆雷也不再忍氣吞聲그동안 나는 너무 많이 참아왔다》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