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由以上的劇情,余錦星心理師指出,志遠的行為是很典型的,「我沒有病,我只是工作壓力太大而已。」在臨床上常發現很多個案,面對自己的精神症狀時都會出現類似抗拒行為,原因可能是缺乏病識感,認為自己沒有生病,或是過度在意他人眼光所導致的行為,這可能來自我們的文化及環境對精神疾病的刻板印象所致。
創傷壓力導致出現失眠、專注力變差、容易受到驚嚇等,就建議需要就醫
余心理師說明,創傷壓力比我們想像的更容易發生,只是多數人隨著時間流逝及自我調節後,症狀都會有某些程度上的改善,但若症狀持續的出現,如情緒低落、煩躁、易怒、害怕、焦慮的情緒感受,一再的出現與創傷有關的影像、想法及惡夢,並產生強烈的生心理反應,會逃避與事件相關或類似的人、事、物。對外界刺激過度警覺,出現失眠、專注力變差、容易受到驚嚇等,就建議需要就醫,找專業的人員協助治療。
藥物治療可以有效緩和症狀,有些個案可因此獲得改善,但就像劇中的醫生所述,這些症狀是內在心理問題所引起,所以除藥物治療協助外,搭配心理師的心理諮商治療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