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21/6/2 上午 11:14:52

高龄吞咽困难呛咳,陷「新」肺炎危机! 解决方法:调整食物质地

(关键字: 吸入性肺炎 , 吞咽困难 , 呛咳 , 王亭贵 , 新冠肺炎

(圖片提供/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
(图片提供/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

阿嬷喝水进食时常呛咳以为只是正常老化、牙口差 变吸入性肺炎住院30天

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秘书长王雪佩语言治疗师分享,曾遇过1名80岁患有失智症的阿嬷,半年前开始吃东西就常常呛到,体重还持续变轻,家人以为是年纪大、正常老化现象,而没有就医。直到某日晚餐时,阿嬷又因喝汤呛咳,过了3个小时突然发生呼吸急促及胸口疼痛现象,紧急送医才发现是吸入性肺炎。王雪佩语言治疗师表示,由于患者长期因吞咽困难造成脱水、营养不良,导致复原不佳,住院一个月且被放上鼻胃管。

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机率高 接受正确饮食质地评估可提升吞咽安全

美国研究数据指出,吞咽困难患者营养不良的机率是正常人的2.72倍。对此,台湾咀嚼吞咽障碍医学学会秘书长王雪佩语言治疗师表示,改善吞咽困难患者吞咽状况、调整营养,已成为高龄化社会的必要工作,若患者不积极接受正确吞咽及营养评估,恐造成吞咽安全问题及营养不良后果,对个人健康、生活品质将造成影响。

秘书长解释,过去国人认为若是喝水呛咳,只需将水增稠或把食物剪碎或搅打即可改善吞咽困难,然而这是常见的迷思之一。吞咽困难患者适合哪一程度的饮食质地等级,则需经由医师或语言治疗师评估而定。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化委员会制定了国际吞咽障碍饮食标准(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sation Initiative, 简称IDDSI),该项标准将饮食质地分为八个连续等级(0-7级),透过医师、语言治疗师等专业医事人员详细评估患者的状况后,可依据相对应该程度的进食能力及食物质地为患者制备饮食。

秘书长进一步表示,医师或语言治疗师评估吞咽障碍患者状况后,会提供食物质地等级建议,若患者需要「细碎及湿」等级,则避免进食容易出水的食物,如带水的稀饭,照顾者则需要留意食物在进食过程中是否均质,以及是否容易随着时间而出水。对于易出水的食物则建议透过稳定的方式,如勾芡,或搭配专为吞食困难设计的「食物增稠剂」来辅助调整质地,不仅不会改变食物风味、稳定性佳且便利性高,更能帮助吞咽安全。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