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施打AZ疫首日通報1件非嚴重不良事件的案例,大家關心所謂嚴重不良事件與非嚴重不良事件兩者是如何界定?哪一些症狀屬於非嚴重不良事件?
疾病管制署預防醫學辦公室林詠青防疫醫師今23日表示,嚴重不良事件依據法規有一定規範,例如死亡,有危及生命,或造成必需要住院,或要延長住院,或造成嚴重傷殘;除此之外,都稱為非嚴重事件,例如打疫苗後可預期部位的腫痛、疲倦、發燒、頭痛等。
疫苗接種後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接種疫苗後可能有發燒反應 (≥38℃ ),一般約 48 小時可緩解,如有持續發燒超過 48 小時、 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並告知醫師曾接種疫苗,以做為診斷之參考,同時請醫師通報當地衛生局或疾病管制署。

168斷食減重夯?2大盲點別輕忽!777咀嚼真瘦身?減重名醫:咀嚼增飽足感
【免費講座】氣喘(蝦龜)可否痊癒?── 名醫徐世達教你破除迷思
眼睛紅腫搔癢刺痛…空污釀過敏惹禍!美女中醫教你降肝火,喝減敏止癢茶飲緩解
非洲豬瘟是什麼?人吃了病豬會被傳染嗎?如何遠離非洲豬瘟威脅?
痛風用藥有風險?「這個」降尿酸藥物,恐引起「史蒂芬強生症候群」
強強聯手鞏固韌性醫療!馬偕與三總簽立MOU,加強戰傷模擬演練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